近日,石泉县政协组织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对中池镇的民主村智能化小蚕共育、石泉县罗济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大蚕蚕台饲育、青泥涧村村级养蚕工厂智能化大蚕饲育设备进行了现场专题调研,委员们面对面对蚕桑产业技术服务、政策、蚕品种、蚕茧市场、存在问题进行了提问、交流。
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经营业主、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分别从不同角度积极发言,建言献策。蚕桑产业是我县一个全产业链的支柱产业,也是县域经济增长,群众家庭增收的有效产业,一是石泉县已有一定规模的桑园、蚕室,同时还有掌握了养蚕技术的群众基础。二是蚕桑产业是短(养一批次蚕时间短)中(全年有一百多天时间在养蚕)长(桑园效益周期长)结合的产业。三是养一张蚕成本只需100-300元,而售卖蚕茧收益可以达到2000-3000元。四是对劳动力、技术要求不是很高,老、中、青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养蚕,特别是村集体发展的养蚕工厂把闲散、年老劳力、闲置桑园、桑叶都可以综合利用起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一份收入;五是基本实现企业与蚕农良性循环,企业有钱赚蚕农有收入。
在目前生产中还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一是稳定提升蚕茧价格,设备研发、品种引进等方面的工作企业要主动投入。二是产业奖补政策要稳定,加大合作社小蚕、中蚕共育政策支持。三是企业尽到社会职责,对产业机械、合作社、大户予以扶持,对村级合作社组织发展蚕桑产业进行一定的奖励,对桑园、蚕品种更新要有一定的投入。四是唱响“鎏金铜蚕”文化品牌,进一步挖掘蚕桑文化助推旅游发展。五是加大蚕桑智能设备研发,养蚕设备资金奖补,利用项目壮大蚕桑产业。六是加强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政策,在林地、荒地栽桑,七是项目支持“一镇一厂”建设。八是加强蚕桑附属产品开发招商力度。九是品牌打造引入专业企业运作。十是加强蚕桑智能系统体系建设。十一是比照其他模式定向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农业技术人员断层问题,招聘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要专人专用,在农业产业一线指导产业发展。十二是今后蚕桑示范点按景区做打破第一产业界限,结合二三产业开发旅游、文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