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rlzyhshbzj/2024-0004 | 公开日期: | 2024-07-02 15:12 |
来源 | 石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内容概述 | 石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县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40号建议的复函 |
类别:A
签发人:方绪来
罗小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乡村人才培养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中第四点“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金融扶持计划”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县创业担保贷款及一次性创业补贴落实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陕西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及《关于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力度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一次性创业补贴优惠政策,为自主创业劳动者解决融资难题,充分发挥创业贷款扶持创业、带动就业作用。2021年至今,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88笔2.48亿元,其中:2021年112笔5113万元、2022年131笔9940万元、2023年107笔9714万元、2024年第一季度发放56笔1.01亿元。截止6月底,全市2024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共3.76亿元,我县发放的贷款金额占全市发放总额的26%,在全市各县(市、区)中发放贷款金额排名第一,极大地解决了我县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共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439人190.9万元,支持594名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4800余名城乡劳动者就业。
二、采取的措施
(一)聚焦创业平台建设,降低创业成本。加强返乡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标准化创业中心的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平台建设扶持政策。在设施配套、创业指导、稳岗返还、房租水电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全程为基地提供免费招用工、技能培训、跟踪指导、手续代办等服务。并制定人才吸纳优惠政策,为创业就业基地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做到用优惠政策撬动、能人带动的方式,大力创建创业平台,切实降低创业成本。截至目前,我县累计创建1个省级、8个市级、2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3个市级、1个县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1个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累计入驻创业实体580个,带动就业3000余人。
(二)重点群体重点培育,创新创业思路。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确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返乡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在政策、资金上优先倾斜扶持;围绕农业产业、新兴产业、电商平台、全域旅游、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家庭手工业等领域,加强引导扶持,探索“互联网+返乡入乡创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等模式,策划包装一批创业项目供创业人员选择;开展返乡创业能人、龙头企业、产业大户、技术能手的宣传培育,开设创业典型宣传专栏,并积极向组织推荐,吸纳返乡创业能人进入村级班子、担任县镇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创业能人搭建参政议政平台;通过各种宣传渠道,提高创业能人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三)夯实各方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加强财政、人社、经办银行之间的协调沟通,充分认识做好创业担保贷款,促创业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协调配合,夯实部门职责,拓宽政担银合作空间,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把“稳就业”和“保居民就业”抓紧抓好。落实各方风险共管、责任共担工作机制,充分尊重金融机构审贷原则和风险控制手段,及时掌握贷款发放规模及财政贴息资金使用进度,确保贷款真正发放到有创业需求的对象手中,发放的贷款真正用在创业上。按照人社审核、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经办银行发放贷款、财政贴息的流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和劳动者创业就业,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
(四)加强信用村建设,降低担保门槛。认真贯彻落实省人社厅关于建设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促就业等惠民政策,针对部分创业人员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无财产抵押或无工作人员提供反担保的“痛点”,将一般自然人纳入反担保范围,彻底解决部分创业群体融资难、担保难的 “难点”,有效扩大创业贷款扶持面。按照村、社区申请、镇政府推荐、人社及经办银行联合评定的程序,在村内民风好、创业活力强、创业实体多、社会关注高的村社区创建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2021年以来,在后柳中坝村、池河西苑社区、云雾山官田村建成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信用社区)3个,认定诚信经营、群众口碑好的信用户200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60万元,充分调动了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实现创业贷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五)强化指导专家作用,提升创业成功率。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团队,对创业贷款对象通过开展座谈会、一对一指导、电话受理等方式,切实开展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包装策划、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跟踪指导服务;联合经办银行按季上门回访,了解创贷户经营状况、提醒逾期风险,着力提升创业贷款使用效率和创业成功率。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加强创业平台创建。加强返乡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基地建设,推动打造一批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业载体,为返乡创业提供更有力的载体支撑。以省级经开区为依托,建设“归雁经济”示范园,统筹利用城镇社区、搬迁安置社区闲置房产,加快建设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打造返乡“归雁”创业最优平台。提升两个返乡创业园区,强化主动服务水平,全方位做好返乡创业人员的保障服务工作。二是动态完善更新人才信息库。动态完善“归雁”人才信息库,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常见面多联系,为“石商返乡”牵线搭桥、创造条件。坚持以产业项目引导“群雁”回归,围绕“五大产业链”,帮助返乡创业人士选准项目、找对路径。开展“双招双引”推介和线索项目对接,以诚意吸引在外能人回归石泉、反哺家乡。三是进一步提升创业服务质量。进一步完善一体化、专业化、多层次、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面向返乡创业人员实施“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精准服务。重点围绕企业融资、用工、物流难题,狠抓创业担保贷款、企业纾困基金、乡村振兴农业“特色产业贷”等政策落地,不断加大对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降低返乡创业贷款门槛和成本。
联系人及电话:邓小丹 6310090
石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