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实践团深入石泉县熨斗镇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千村百巷”社会实践调研,从校园走向乡村,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贴近群众中增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熨斗镇熨斗镇位于石泉县最南端,总面积81.57平方千米,地处巴山边缘、三县交界,因镇区四面环山,地貌形似“熨斗”而得名,境内有中国西部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区——汉江燕翔洞。近年来,熨斗镇紧扣“巴山秘境、茶韵古驿”形象定位,坚持以巩固衔接工作统揽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面推进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研团一行5人先后实地走访了熨斗镇先联村和长岭村,围绕经济、教育、就业、民生、乡村治理等与两个村的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通过走访,了解到先联村以茶叶为主导产业,以茶文化促进茶旅融合,并结合地理和气候优势,打造熨斗白菜、羊肚菌等特色产业为主的标准化富硒蔬菜生产基地;长岭村以全域旅游统揽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以熨斗古镇和燕翔洞景区为带动,打造农旅融合的农家乐产业集群,促进集体经济发展。
在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大家亲身感受到了群众对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人居环境改善、乡村治理水平等方面的肯定,但随着群众综合素养的提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听到了群众对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乡风文明建设的更高期盼。这些都需要干群团结一致、齐心共谋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走进巴山秘境,探寻茶韵古驿,让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变得立体生动,让青春步伐在乡村田野中变得与众不同,人大学子赓续红色基因,与群众同频共情,用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探索实践坐标,用实际行动争做强国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