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 日,石泉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蚕桑生产装备改造提升》项目智能化养蚕工厂建设顺利通过检查组验收,资产移交给所在村的村集体,准备秋季养蚕使用。
蚕桑生产装备改造提升项目在城关镇新联村、中池青泥涧村、迎丰梧桐寺村及两河迎河村建设智能化养蚕示范点四处,同时配备标准化养蚕室和智能化养蚕设备。项目总投资66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拨付240万元用于智能化养蚕设备建设。该项目由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实施,城关、中池、迎丰和两河等四镇及所在村配合实施。目前已完成智能化养蚕机械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待资产确权后,移交给相关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养蚕使用。
智能化养蚕工厂每批饲养蚕15张,可由2~3人完成,而传统养蚕同样张数则需7~8人,这样可显著减轻养蚕劳动强度,减少劳力使用。智能化养蚕工厂与三段式养蚕模式相配合,全年养蚕次数可由过去的5~6批提升到8~10批,从而提高养蚕收益,增加农户收入。该项目的实施对于蚕桑产业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机具达到省力高效的效果,产业如何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对推动村集体适度规模养蚕开辟了新路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必须继续做好创新的大文章。蚕桑产业要形成新质生产力,就必须紧抓科技与创新,引进生产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蚕桑发展新理念。在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苏超团队的指导下,石泉县创新性地推行小蚕共育智能化,大蚕饲养省力化,蚕茧收购数字化,以数字经济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这样可为蚕桑产业发展拓宽思路、增强从业人员的信心,并开拓蚕桑技术人员的眼界和思路,绘就乡村致富新“丝”路的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