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曾溪镇:“三个三”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时间:2024-08-09 14:25作者:文 倩源自:曾溪镇

为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营造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连日来,曾溪镇广泛发动、持续发力,用“干”彰显本色、用“实”擦亮底色,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公益性岗位等多方力量,针对难点问题,精准发力,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汇聚“三支力量”,当好整治“主力军”。用好党员干部队伍。建立由镇党委负总责、联村领导包抓、相关站所指导、各村具体落实的责任体系,明确镇村干部责任网格及工作任务,要求镇村干部以实际行动作表率、当先锋,压实压紧整治责任,带动周边群众自觉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管好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强化公益性岗位管理,要求公益性岗位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细化整治区域和工作职责,对村道、河道、群众活动场所等公共区域开展全面整治,确保各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抓在日常,管在经常,落实在行动上。全面发动群众。多渠道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切实提高群众的自觉性与参与度,引导群众从“要我治”到“我要治”转变,严格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做好室内室外、房前屋后的人居环境整治,形成自觉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建强“三项机制”,打好整治“组合拳”。建立“党群例会·群众说事”院落会机制。各村以村组为单位定期召开“党群例会·群众说事”院落会,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标准,并通过村民微信群、视频号等方式发布整治动态,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强大合力。建立“评比晾晒”机制。将“当下治”和“长久立”紧密结合起来,成立人居环境整治专项督查组跟踪督办,建立“流动红旗”一月一评比、“红黑榜”晾晒、每周曝光等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各村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在全镇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建立“周五集中清拆”整治机制。紧盯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党员干部带头、驻镇单位、公益性岗位、志愿者、群众齐参与,持续开展“周五集中清拆”活动,切实做到清“死角”、扫“盲区”、治“顽疾”,积极打造干净宜居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聚焦“三个重点”,绘出整治“同心圆”。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拆治结合、拆治互促、标本兼治”工作原则,以“拆顽疾、大清理、大提升”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在“拆”字上出实招。以拆除乱搭乱建为突破口,对国道沿线、道路两旁和镇村公共区域违规标语广告、残垣断壁、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堆乱放等现象进行深入摸排,逐户动员,组织机械、人力,全面开展整治,确保镇容村貌干净整洁。截至目前,共拆除违规广告标语11处,残垣断壁25处、私搭乱建37处。在“清”字上严要求。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工作重点,聚焦村道河道、移民安置点、村委会周边、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和卫生死角,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周五集中清拆”活动,严格落实村级保洁制度,做到生活垃圾“户入桶、村收集、镇转运”,实现日产日清,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刷新乡村“颜值”。截至目前,共开展村庄清洁行动87次,“周五集中清拆”活动32次,清理乱堆乱放83处。在“治”字上做文章。以国道、村道沿线、移民安置点、村委会周边为重点,对栽植树木进行修剪养护,在保留乡村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就地取材打造“微景观”,动员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建造“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持续扮靓生态宜居和美乡村底色。

下一步,曾溪镇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提升工作标准,在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上下足功夫,努力打造干净整洁、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