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吗?”“知道”“那有谁知道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候被联合国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吗?”近日,曾溪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热闹非凡,原来是曾溪镇“益童成长”暑期公益课堂上的孩子们正在体验非遗国粹活字印刷术。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活字印刷的历史渊源、重大意义、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随后,孩子们自主动手,按照排版、刷墨、覆纸、拓印等工序,制作出一张张墨香四溢的手工印刷作品。制作完成后孩子们成就感满满,迫不及待地向其他小朋友展示,脸上写满了骄傲与自豪。
此次非遗体验,还安排了剪纸课程,孩子们一边听老师讲解剪纸的历史文化及技巧,一边在老师的指导下折纸、裁剪、粘贴……不一会功夫就将一张张方形的纸张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我特别喜欢今天的活字印刷术和剪纸体验课程,不仅有趣,还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三年级学生杨博涵说道。
同样热闹的还有兴隆村“交个朋友”暑期公益课堂。“‘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色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吗?”“戏剧脸谱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标识之一,今天就和老师一起用彩泥、彩纸来创作戏剧脸谱手工画吧。”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孩子们用剪刀剪出脸谱的形状,再用彩泥捏出各种小球和花朵作为脸谱头饰,大家精心地配色、认真地创作,经过一堂课的努力,一幅幅色彩鲜艳、创意十足的脸谱手工画成功出炉。
“暑期课堂开班以来,我们不仅给孩子辅导作业,还为他们开设一些特色活动课程,如创作脸谱装饰画、包饺子,一方面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一方面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兴隆村妇联主席吴祖丽说道。
近年来,曾溪镇始终将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不断提升社会协同育人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从“小处”着手,暑假期间,充分发挥“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服务功能,积极动员曾溪籍大学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组成“暑期公益课堂志愿服务队”,开设“益童成长”和“交个朋友”暑期课堂,结合辖区孩子成长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设置课业辅导、安全教育、手工制作、非遗体验、音乐启蒙等各类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假期里继续拓宽视野、获取新知识,度过一个充实、愉快、有趣的假期,切实提升辖区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