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wsjkj-GK-2024-0045 | 公开日期: | 2023-03-05 08:45 |
来源 | 石泉县卫生健康局 | ||
内容概述 | 2023年10月20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已于今日起(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原《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同时废止。新条例着力于构建完善、独立、公平的捐献与移植体系,强化各方责任与义务,严格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监管与惩处机制,旨在提升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捐受双方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
新版《条例》有哪些亮点?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又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以下是《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的解读,快来一起学习吧 ↓↓↓
01.完善人体器官捐献体系
- 强化法律法规保障:新条例在名称中加入“捐献”,并增加至7条相关规定,强调国家鼓励公民逝世后捐献器官,通过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认知,弘扬捐献者精神,依据《民法典》加强对捐献者的权益保护。
- 明确红十字会职责:红十字会在器官捐献工作中承担宣传动员、意愿登记、见证、缅怀、关怀等任务,负责组织网络、协调员队伍建设与管理,与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紧密合作,提供法律依据。。
02.构建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体系
- 独立的器官获取部门:规定医疗机构从事器官获取需具备专业部门、人员、设备、伦理委员会及质量管理制度,且该部门应与移植科室分离,确保独立运作。
- 区域化服务规划:省级卫生健康部门根据本地捐献情况规划获取服务,指定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划定区域内提供服务,规范报告与信息通报流程,严禁跨区域转运捐献者及违规转介信息。
- 公平公正分配原则:遵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确保器官分配遵循降低等待名单死亡率、提高术后生存率、公平共享和减少浪费四大原则。器官获取与分配须公开透明,统一通过国家分配系统进行。
03.加强人体器官移植管理
- 限制活体器官接受人:接受活体器官仅限于捐献者配偶、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亲情关系”人员接受,以消除非自愿捐献隐患。
- 严格医疗机构资质与医师资格:规定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及执业医师需经严格审批与资格认定,强化移植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 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建立全国性的器官获取与移植病例登记报告制度,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上报。
- 强化活体器官移植监管:加强对活体器官移植的风险评估与管控措施,确保捐献者与接受者权益。
04.规范器官移植费用与成本核算
- 禁止收取器官费用:移植手术费用仅涵盖手术费、检查费、药费等医疗服务费用及获取成本费用,严禁直接或变相收取器官本身费用。
- 明确成本费用构成与标准制定:遗体器官获取成本包括评估、维护、获取、保存、修复、运送等各项成本,其收费原则由国家层面制定,具体标准由省级部门确定,要求医疗机构单独核算。
05.严厉打击违规行为
- 强化执法与司法衔接:建立健全打击器官捐献与移植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机制,加大对违规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
- 严惩严重违规情形:针对跨区域获取器官、伪造数据、规避分配系统等严重扰乱捐献秩序的行为,法律明文规定严厉处罚措施,如吊销违规医师执业证书并终身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