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是石泉县人大代表、中池镇堰坪村村委会副主任。在履职中,沈红始终秉承“解忧纾困的‘贴心人’、服务群众的‘暖心人’、为民代言的‘知心人,”的自我定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2023年,中池镇城镇社区居民李吉秀一家很高兴,因为靠着养蚕、种粮,不仅收入稳步增长,还领到了一千多元产业奖补。
石泉县中池镇城镇社区居民 李吉秀:产业奖补那些都(发放)到位了,蚕子有1000多块钱(奖补),黄豆有4亩,就是800块钱(奖补),人大代表都关注我们,都帮助我们搞这个产业,我们搞得也有劲。
农民领到的产业奖补,源于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中池镇城镇社区及周边村都地处川道,虽然耕地条件好,但仍有许多人放弃耕种,导致耕地撂荒,村集体也曾想办法,流转撂荒地复垦。在日常工作和调研中,沈红发现,耕地撂荒情况不仅存在于堰坪村,其他村一样。她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耕地撂荒的原因除了年轻人外出务工、缺劳力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种地收入低。为此,在2023年两会上,她提出了《关于稳定农业产业奖补政策的建议》。
石泉县人大代表 沈红:现在这个种土地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必须要发展粮食生产,要发展产业。所以我就提交了这样一份建议。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多种点庄稼,多发展点产业,增加点收入,给他们一些鼓励,发展产业积极性都提高了。
沈红生活在农村,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深知农民所思所盼。当选县人大代表2年来,她除了深入走访,还坚持到代表联络站坐班,累计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都被沈红归纳总结,写进了向人大提交的建议中,《关于统筹各类认证工作流程的建议》就是其中之一。
石泉县人大代表 沈红:我在基层工作平时了解到,像生存认证、高龄补贴认证、计生认证等各种认证种类比较多,对一些老年人来说非常麻烦,同时一次一次的认证给基层的干部带来了很多负担,所以我根据群众心声提出这样的建议。
关注民生,不仅体现在为民代言中,也体现在日常为民服务中。堰坪村村民陈代美擅刺绣,但因身体残疾不善推销。沈红将她的刺绣作品送到省市组织的展览会上展览,为她打响了知名度。2023年,陈代美共卖出4幅十字绣、60余双毛线鞋,收入1万多元,增强了自主创业的信心。
石泉县中池镇堰坪村村民 陈代美:沈主任很好,时刻关注我们,叫我们残疾人创业呀,我们创业奖补补助了五千块钱。
石泉县人大代表 沈红:我特别关注这些弱势群体。把党的好政策、党的温暖都传递下去,重点也就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幸福生活指数,体现党的温暖。下一步,做到“一联二学三聚焦”,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学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学习上级的重要会议及讲话精神,聚焦主责主业,聚焦中心工作,聚焦社会治理,并将这些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