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zfsqxyfz/2024-0015 | 公开日期: | 2024-03-21 21:13 |
来源 | 石泉县迎丰镇人民政府 | ||
内容概述 | 迎丰镇镇情简介 |
一、镇名由来
迎丰曾称银杏街、迎逢街、迎峰街、迎凤街,位于鬼谷岭脚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谋略家、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出生、授徒和讲学的地方。迎丰其名最早见于史书记载为东汉年间,清代称太平里;清末称后池河,属太平里所辖;民国初改称第五区;解放后改称后池乡。1951年,因集镇上头有对联云“迎来川陕瑞,引得凤来仪”,故称为迎凤街,1956年称迎凤区;1974年,取喜迎丰收之意,又将迎凤改为迎丰至今。
二、自然地理概貌
迎丰镇位于石泉县东北部,东与汉阴县平梁镇接壤,南与中池镇交界,西与云雾山镇毗邻,北与宁陕县龙王镇隔山相望。镇政府驻迎丰集镇,距石泉县城50千米。该镇地处秦巴山区,地形复杂,山峦叠嶂,海拔高低悬殊大,最高海拔为云雾山2008.9米,最低海拔位于境内的弓箭沟口650米。该镇属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灾害性天气频繁,季节差异大。境内大小河流共10条,河流总长度70千米,径流总量500万立方米。境内的池河,是石泉东北部最大河流,发源于秦岭山脉,境内流长15千米,境内流域面积96.78平方千米,经中池镇、池河镇注入汉江。境内拥有林地195614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人口:迎丰镇总人口2789户7064人,2023年出生21人,死亡76人,人口出生率2.9‰,死亡率10.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7‰
面积: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9.5千米,总面积16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4人。
村(社区):下辖三官庙、三湾、梧桐寺、弓箭沟、红花坪、新庄、庙梁、香炉沟8个行政村和1个城镇社区,全镇共49个村(居)民小组。
主要产业:按照“山上芋药、山中畜禽、山下蚕桑”的绿色循环发展思路,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全镇发展魔芋共13000余亩、黄精种植1200亩、养鸡场全年育雏超3万余只、全镇肉鸡总出栏6万余只,全年订购蚕种4750张。通过“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10万元,其中梧桐寺、庙梁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红花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四、旅游资源
迎丰镇人文历史厚重,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鬼谷岭森林公园占据半壁江山,子午古道贯通全境,山寨故垒星罗棋布。目前,正在依托万家堡电站库区资源积极进行桃花岛旅游项目开发。鬼谷子故居遗址王家庄、娘娘洞、千佛洞、七里川、明清古建筑等10余处旅游景点亟待开发。将军坟、弓箭沟、歇马台等历史传说家喻户晓,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等革命武装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石泉苏区。迎丰镇北依云雾山,平均海拔700米,森林覆盖率80%以上,生态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是旅游者休闲观光的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