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政法委平安建设暨市域社会治理专刊《陕西政法》第11期,推介石泉县公安局“四个三”反诈工作法。原文如下:
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四个三”反诈工作法 兜住群众“钱袋子”
安康市石泉县公安局着力构建县镇村“三级书记”抓反诈责任体系,探索创新“三单定责、三督推动、三防固基、三打提质”的“四个三”全民反诈工作法,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一、“三单”定责,立好“军令状”。职责清单明方向。将11个镇党委政府、27个反诈联席成员单位,区分共性、个性两个层面,以突出抓“一把手”领导责任、重点部门牵头责任、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责任、重点工作措施落实为导向,明确8大类别41个维度职责任务,将书记主责具体化、职责任务清单化、工作运行机制化,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考核清单验成效。坚持实督实考,围绕组织部署、机制建设、防范成效、源头治理等方面量化指标,将评分标准、占分比重付诸表内,形成统一“考核清单”,把稳考核方向,统筹推进工作落实。采取过程跟踪、联合督察、政治巡察等方式,开展督导考核30余场次。问题清单抓整改。深入诈骗案件多发高发重点镇村、成员单位开展精准督察,既督客观、也察主观,列出问题清单,提出整改时限,狠抓整改落实,对问题整改不力,造成工作被动的,严肃追责问责。今年累计下发问题整改清单34份。二、“三督”推动,打通“中梗阻”。发案即时督报。制定《石泉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通报约谈和责任追究办法》,测算划定各镇、各成员单位发案警示红线,采取短信提醒、书面通报、约谈“一把手”、移送问责等措施,以倒逼之势推动压降发案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今年累计向发案镇县级包联领导、镇(单位)党委书记、村(社区)书记发出短信提醒25次,书面通报各镇7次,发出督办函6件。靶向跟踪督办。动态分析反诈形势及各镇、各单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把准脉、开好方,向相关单位实施靶向交办,跟踪督导交办任务落实,堵塞工作漏洞。今年以来,共发出工作任务交办函8份。专项点评督导。采取查阅台账、听取汇报、随机抽查干部职工、辖区群众反诈知识知晓率和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等,常态化开展督导,并实行“每周点评晾晒、每月发布专刊推介经验、每季召开专题调度会议”机制,全方位查摆检视、促进提升。共制作反诈周报13期,发布经验专刊4期,召开调度会2次。三、“三防强基,织密“防护网。建库实防。将全县15至55周岁共计10.58万易受骗人员,以村、社区为单位按照职业、性别、年龄、经济状况、网上活跃程度等要素分类分级建库,开展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五个一遍”(即电话宣传一遍、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一遍、精准见面宣传一遍、微信警务室添加一遍、群众疑问解答一遍)全覆盖。蹲点精防。反诈联席办紧盯案件高发、防范难度大的镇村、行业领域,蹲点调研,精准施策,指导难点问题解决。创新“一行业一策略一标准”,蹲点推动压实易发案单位、镇村开展内部职工、服务对象、包联群众宣防教育常态化、全覆盖。今年以来,结合不同行业领域特点,蹲点推动教体、市场监管、人社、交通、卫健、金融等系统开展各类系列专题宣传活动60余场次。网格联防。将全县164个村(社区)划分为630个防诈单元网格,充分发挥“网格+警格”作用,在城区建立“双吹哨、双报到”共驻共建机制,在农村乡镇整合“321”基层治理网格员、乡村振兴工作队力量,统一资料、统一指导。坚持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先后推出网上热点趣味视频34期;在商场、小区、办事窗口等群众必经必看场所,投放植入式反诈宣传广告400处,全力推动反诈宣传“线上推送全覆盖+网格化入户全覆盖+阵地宣传全覆盖”。四、“三打”提效,亮剑“犯罪链”。源头治理打。深入推进“断流”、“断卡”专项行动,举全警之力斩资金、断通道、挖金主、打蛇头,以雷霆之势坚决铲除涉诈违法犯罪土壤。今年共抓获“两卡”违法犯罪嫌疑人19名,打掉洗钱团伙3个,本地架设GOIP设备团伙1个,惩戒12人,打掉3人以上结伙非法出境团伙5个,抓获嫌疑人22名。专业研判打。按照一案一研判原则,建立运行“基础研判、集中研判、专案研判、提级研判”四级研判长效机制,集中力量挖线索、抓研判、快破案,案件侦办中全程跟踪支撑,通过案情回溯,反推研判结果,及时修正研判思路,确保做到案不漏人、人不漏罪。合成联动打。优化警力融合,建立“三级打击机制,根据案值大小明确刑侦大队长、分管局领导、局长分别担任专案组长领衔挂帅,深化领导包案、警种合成联动,汇聚多侦手段,集中优势警力,全力遏制重点区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三级打击”机制运行以来,先后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152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