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战鼓催春。进入3月以来,喜河镇全面掀起春耕生产热潮,广袤田垄间随处可见农户辛勤劳作的身影,他们有的用微耕机开犁松土、有的挥舞锄头在除草管护、有的起垄、播种、覆盖地膜,地里田头呈现出一片忙碌备耕图景。喜河镇聚焦党建引领,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奏响党建引领、党员干部零距离服务春耕备耕“进行曲”。
科学谋划部署,把好春耕方向盘
喜河镇聚焦“产业提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召开春耕备耕工作推进会议,将春耕备耕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严格落实全年粮食生产任务要求,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地块,扎实有序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奋力跑好农业生产“第一棒”。
镇农综站通过组织农技人员、乡镇干部召开种养技术培训会、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利用微信群等媒介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等形式,深入各村了解种植需求,通过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带动,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指导农户做好粮食生产、育秧、病虫草害防治等工作,并针对当前春耕重点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当好春耕备耕的“总指挥”,为全镇春耕备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真正把惠农惠民做好做实,不断提高群众科学种植水平,以高标准、高质量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
特色产业引领,一村一品出真招
人勤春来早,耕作正当时。近日,走进喜河镇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机声轰鸣、人影攒动,到处都是一派繁忙景象,春耕时节,水稻、玉米、土豆……都已陆续播种,浇水、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各村党组织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和“先手棋”,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布局,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围绕目标任务,压紧压实责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培育壮大本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发展驶入提质增效“快车道”。
据悉,2024年团结村、挡山村、盘龙村、晨光村、田心村重点发展茶叶产业,依托石泉县汉水绿茶有限责任公司、石泉县康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导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签订收购订单;盘龙村推动200亩茶园与朱雀寺红茶企业合作,持续提升茶产品附加值,为茶农户提供增收渠道;同心村、大雁村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基地,发展种植黄花菜220亩,辣椒200亩,并组织与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喜河村、中心村重点发展渔业产业,计划产量达到3000吨;蔡河村、双沟村、洞沟村、喜河村持续稳固烤烟种植面积600余亩。
通过党建引领、村企合作、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积极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农民增收,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宣传引导先行,吹响春耕集结号
为进一步提高农户们的春耕积极性,喜河镇一方面积极组织各村对接种粮大户,动员零星散户,引导大家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春耕生产;一方面积极协调种子、化肥、地膜等春耕所需物资及技术服务,指导落实防寒防冻、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措施,为农作物的生产管理“把脉开方”,让村民省事省心更省钱,确保春耕生产提质提速增效。
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强宣传,利用院坝会、微信群、大喇叭、村民会议及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主动向农户、种植大户宣传春耕生产知识以及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动员群众抢抓时节,全面调动农户抢抓春耕生产的积极性,着力营造浓厚的春耕生产氛围,增强群众进行春耕生产的信心底气,确保“应种尽种、应栽尽栽、地不撂荒”。
“我们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详细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同时,通过拉家常、开院坝会、‘大喇叭’宣传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惠农奖补政策等信息,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提高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信心。”蔡河村党支部书记叶胜国说道。
春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勤劳淳朴的喜河镇人民群众怀抱着对新一年的满腔热情,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播种着希望。下一步,喜河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扎实推进农业生产工作,开足马力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持续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春耕备耕开好局,起好步,打好春耕生产“主动仗”,助力实现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