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据省级相关数据统计,我省共发生8起屋面施工、维修、拆除等作业坠落事故,死亡8人。2022年2月26日西安首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驻铜川华盛模具有限公司又发生1名施工人员在屋顶作业时坠亡的事故。这类事故在全省事故总量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暴露出屋面作业安全管理存在较大漏洞,安全风险较高。为吸取教训,坚决遏制此类事故在我县发生,现就有关工作提醒如下:
一、事故发生原因
从事故调查情况看,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类:
(一)作业人员无资质上岗。2021年发生的8起事故中,6起涉事作业人员无高处作业资质,占比高达75%。其中,宝鸡市扶风县金秋印务包装有限责任公司“7.5”事故发生时,涉事身亡的临时工无作业资质,年龄已高达67岁,且有高血压和眩晕症病史,明显不适合高处作业。
(二)安全防护设施不全。8起事故中,6起未搭设作业平台,1起作业平台搭设严重不符合技术规范;7起未搭设安全防护网,5起未给作业人员配备安全带。西安市鄂邑区康亭包装有限公司“5.13”高处坠落事故发生时,涉事企业进行旧房拆除作业,既没有建立安全作业平台,也未向作业人员提供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用品。
(三)未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大部分屋面坠落事故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盲目冒险作业问题。咸阳市武功县陕西龙门食品有限公司“8.27”高处坠落事故,施工单位没有进行风险识别,施工人员在未固定的屋面彩钢瓦上作业,从两片瓦搭接处坠落。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13”高处坠落事故,施工组织者对临时搭建的作业平台是否满足相关标准不清楚,致使工作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而引发事故。
(四)未按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8起事故中,3起事故存在涉事作业人员违规自行解除安全带行为。榆林市榆阳区朗坤清洁煤配送有限公司“8.31”高处坠落事故,涉事工人未把安全带挂沟挂在“生命线”和防坠器上,违规站在煤棚顶上进行彩钢板安装作业,导致事故发生。
除上述直接原因外,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松散、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教育缺失、现场管理混乱等都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相关工作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吸取事故教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不断增多的屋面作业事故,紧盯责任狠抓不放,未雨绸缪防范风险,切实履行好行业监管和属地管理职责,做深做细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要充分发挥事故的警示作用,将典型事故案例通报给相关企业单位,督促有关单位结合事故特点和事故原因,对照查找短板漏洞和薄弱环节,举一反三,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二)落实制度规定,加强安全管理。一是要严格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要树立“隐患即是事故”的理念,加强对施工各环节安全风险研判,加强对施工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检查,做到屋面不牢不能上、防护措施不到位不能上、没有防护用品不能上。二是要严格落实高处作业审批。审批人员要认真审查作业和监护人员资质、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风险辨识和应急预案制定情况,要到现场查验作业准备情况,做到资质不齐不批准、方案不明不批准、程序不清不批准、设施不全不批准。三是要严格作业现场管理。监护人员要对现场管理负责,作业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作业中必须保持全时在位,做到安全防护不讲清不开工,发现隐患立即叫停,坚决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冒险施工、盲目作业行为。
(三)强化安全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适时组织对本地区、本行业的专项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跟踪落实,一抓到底,坚决整改。要加大对手续不全、未审批报备的建设项目的排查、监管力度,从严查处违法发包、分包、转包以及无资质、超资质范围承揽工程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出借公司、个人证照等违法行为。要深要刻汲取事故教训,从严从细开展事故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加强对事故整改措施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的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石泉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