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中池镇:种下黄精 遍地生金

时间:2023-12-28 19:35作者:张思函源自:中池镇

冬日暖阳照,黄精种植忙。中池镇坚持党建引领赋能高质量发展,立足生态优势,乘势而上推进黄精产业发展,让药材变“药财”,生态更“生财”。

走进中池镇茨坪村黄精种植基地,十余名村民正在种植黄精,翻地、培土、起垄、挖坑、下苗,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给冬日的田野带来了勃勃生机。“你这不行,下苗的块茎不能太大,要有芽有根,栽的时候要栽在窝子中间,不然长得不好。”茨坪村村民陈长荣吩咐道。这已经是茨坪村种植黄精的第三年,村民们俨然已经成为黄精种植的老手。“村上每年3月和12月会种两次黄精,每次都请我们来做工,我们一天能挣120块,每次会持续7天左右。”陈远付乐呵呵地说,“这个家门口的活计好做,还能学习技术,大家都很有干劲,我自己门前今年也种了一些,到时候卖出去又是一笔收入哩!”

传统医学中,黄精,又名“鸡头参”,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抗疲劳、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是近些年来备受市场青睐的药食同源原料,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中池镇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层深厚肥沃,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种植高品质黄精的绝佳之地。

“今年镇上流转了400亩地种植黄精,每亩地能长大约5000株黄精,别看现在黄精苗不到巴掌大,长好了之后平均每株都有2—3斤,好的还能达到4—5斤。”中池镇农业站干部介绍,“黄精本身价值高,产量还高,平均亩产近3000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算,每亩增收2余万元,综合收益比传统农业种植高很多。”

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近年来,中池镇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党委政府全盘谋划,“干”字当头,坚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将中药材黄精种植加工产业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发展,并按照省级园区的标准,力争三年种植面积突破5000亩,助推中池镇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除了茨坪村,还有茶里村、夹丰村都在发展黄精种植产业,初步形成了种植基地+加工园区的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