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中池镇:筷子铺村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12-27 17:04作者:蔡 箐源自:中池镇

中池镇筷子铺村党支部结合实际悟出“新”得,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标尺,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建好一个党支部、种好一片责任田、打造多处示范院子、落地一批好项目、实施治理新格局”,实现“党建固本、产业赋能、生态提质、民生增效、平安强基”的目标。

建好一个党支部,基层组织强健有力。结合党建标准化建设目标,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承诺制度落到实处,收集党员建言献策6条,培养各方面先进党员3人。深入推进“三联”工作机制,与包联单位石泉农商银行开展支部联建、与城镇社区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产业联盟、与旭兴元渔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资源联享,通过开展环境提升、党建标准化建设、蚕桑产业联盟、稻渔综合种养、电商甜蜜果业、技能培训等14次共建活动,现党建工作思路更清晰,特色种养产业发展更有力,资源配置更优化。今年以来,村“两委”成员集中培训14次,动态培养储备优秀后备力量3人,干部谋事创业能力明显提升。

种好一片责任田,主导产业支撑有力。筷子铺村结合本村资源优势,确定了“稻-渔-油”综合种养为村内主导产业,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按照景区化思维在筷子铺村一二组建设优质粮油示范基地,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完成13个水稻品种育种栽培,建设1处7亩品种示范园。2023年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水稻119亩,油菜100亩,大豆玉米复合套种166亩,发展农旅融合竹园烧烤1处,实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入达19万元,带动企业、产业大户17户,带动2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9月23日,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陕西安康稻渔丰收节系列活动在石泉县中池镇筷子铺村成功举办。稻田拔河、稻田摸鱼、打谷子、剥玉米等农事技能大赛热火朝天,吸引了众多农民朋友参与,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全村主导产业更鲜明,发展势头更蓬勃,逐渐呈现出“稻米香、朱鹮美、蟹虾肥、村民乐”的和美景象。

打造多处示范院,人居环境提升有力。驻村工作队持续开展“三清零一改善”工作,对达标户、提升户、补短户实施“三色”管理,分年度推进整改提升工作。推进环保工作“周工作清单”制度,面向全村常态化开展环保教育,3月以来,已进行垃圾分类等环保宣传教育11轮次,发放环保知识彩页150余份,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8次,环境卫生示范户评选并悬挂流动红旗21户,超市积分兑现物品累计53人次,垃圾乱扔乱堆现象得到扭转,群众卫生健康和环境保护意识显著增强。村内建生态公共厕所2处,已实现全村到户旱厕清零,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去年今春,共清除残垣断壁7处、鸡棚8处、发放垃圾桶75个,设置“三色垃圾分类亭3处,实现了迎池公路“三堆五乱”清零。全年以农民丰收节为契机,通过清除残垣断壁、整治乱堆乱放、粉刷墙体、彩绘、公共区域绿化、道路提升等已完成筷子铺村优质粮油示范基地周边20户人居环境提升,打造了2个庭院经济示范点和1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完成3条机耕路864米绿化带月季种植美化,迎池公路旁一千米波斯菊美化。村庄入口处筒车堡生态停车场1个、完成1个观光楼梯、2条坡道路面提升、5条约1400米稻田间防腐木步道建设。建立了责任包干、常态巡查和群众参与机制,形成了农村环境治理常态长效。

落地一批好项目,高质量推进更有力。认真贯彻“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各项要求,牢固树立“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成立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工作专班,落实骨干党员参与质量监管和矛盾协调,全方位保障顺畅的施工环境。2023年,实施的供水提升工程、人居整治环境整治项目、生态停车场建设、农田灌溉实施提升、生态护岸建设、休闲农业等6个基础设施项目,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2024年计划投入的产业和环境整治项目已纳入工作日程,通过项目的实施将全面助力我村产业升级和环境提升,2023年筷子铺村入选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实施治理新格局,和美乡村共建有力。坚持把防范群众规模性返贫、平安稳定作为底线工作来抓,严格落实“12345”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和“三色管理”制度,落实包抓帮扶措施,全村“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产业就业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依托“五治融合示范村”载体,建立“五治三化”积分制助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即以政治为引领、以自治为根本、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以智治为支撑,开展网格化服务、实行清单化管理、推进实体化运行),将平安超市,垃圾兑换超市,爱心超市,乡村金融超市融为一体,村上推行“积分制”智慧治理,户申报-村评定-授积分-积分兑物品,构建了“乡村治理人人参与、治理成效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平安建设及“九率一度”的持续提升。目前红白理事会监督管理登记事项7件、村民议事4次、禁毒禁赌宣传4次,“好婆婆、好媳妇”等道德评议先进11人、负面转化3人,开展学习、政策宣讲为主的农民夜校活动12轮次,以环境提升、产业服务等为主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8次,活动时长达到120小时,村级调解委员会能发扬“枫桥经验”,成功自主化解矛盾纠纷占比超90%。

生态好起来、环境美起来、人心和起来、乡韵浓起来、产业兴起来,文明和谐、宜居宜业、欣欣向荣的美丽村庄正点“靓”群众幸福生活,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不断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