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围绕共青团教育、引导、服务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能,以青少年法治宣传为载体,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为抓手,认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水平和法律知识水平直接决定着依法治县政策的贯彻程度和实现进度。团县委立足自身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陕西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以及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狠抓落实,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团县委书记为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法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县委办公室,负责日常的普法工作,及时研究部署各年度的普法工作,召开各年度的普法工作动员会,从组织上保证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二是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团县委把普法工作纳入团的重点工作,列入全年工作要点,明确了全县团组织开展青少年普法工作的切入点、着重点和基础点,对全团普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统一部署。
(二)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升抵御能力。
1.积极组织青少年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民风等为契机,在五四期间带领青少年开展缅怀革命烈士、仪式教育、爱国教育等主题实践活动。
2.扎实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以3月科技之春服务月、“5.31”禁烟日、“6.26”禁毒日和全国科普宣传月等活动为依托,充分发挥县预青办职能作用,整合各方力量走进校园、社区、农村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宣传活动7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3.健全维权教育机制。协调公、检、法、司等部门,为全县中小学校配备法制副校长,运用警示教育、法治宣传周、法制教育月等方式开展法律知识进校园活动,通过各种法治宣传渠道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青少年教育和保护措施,使家长自觉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和适当的教育方法影响和教育未成年人,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宣传教育活动,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升,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加强综合治理,进一步优化成长环境。
1.积极做好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整治工作。联合公安、教育、工商、文化、交通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清理整顿校园及周边地区环境行动,对学校周边的各种娱乐场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清理和整治,严厉打击危害学校正常秩序,侵害青少年学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学生有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同时要求网吧、游戏厅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悬挂“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等警示牌,完善网吧入场登记制度。
2.深入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联合县禁毒大队开展了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根据青少年特点,通过设置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宣誓签名等形式,广泛开展青少年禁毒宣传、毒品预防知识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继续推进禁毒志愿者行动,加快禁毒志愿者组织机构建设。
(四)加强载体建设,进一步增强工作实效。
1.构建“三位一体”防治网络。团县委联合教体局、司法局聘请法律专家深入各学校举行教师法制专题培训,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增强了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在校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定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及时并给予教育帮助同时,对家长开展配套法律培训,努力提高家长的法治意识和教育方法,充分利用了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以及对学生的法律行为起到有效监督作用,努力打造“三位一体”的法律教育、监督和引导的长效机制。
2.积极开展“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活动。创建活动以全县中小学学校为单位,指派学校团委书记或少先队辅导员负责活动开展,在县法院专职人员的指导下重点选择社会关注、家长关心、学生常见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和典型案例,开展模拟法庭、以案说法、普法情景剧演出等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或观摩。截至目前,已创建县级“红领巾法学院”1所,举办1次“红领巾法学院”模拟少年法庭开庭活动,观摩活动人员30余人,受益学生1000余人,并积极申报市级“红领巾法学院”。
3.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积极做好“青少年维权岗”择优申报工作,对部分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进行了检查考核和具体指导,开展了“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青少年维权岗进社区”等活动,进一步延伸服务手臂,拓展“青少年维权岗”工作领域,针对当前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各种不良现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图片展览、爱心捐助等活动,不断优化了青少年成长环境。截至目前,已创建7个“优秀青少年维权岗”。
4.深入推进希望工程。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和“希望工程大学圆梦行动”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切实保障困难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帮助经济困难的青少年顺利完成学业。
二、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教育基地等活动设施建设还需加强。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法制图书少,专题材料少,必要的音像设备少,且法制教育缺少特色,相对缺乏吸引力。
(二)专职工作人员不足。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办公室具体工作设在团县委,只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三)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目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部分成员单位和乡镇党委、政府仅满足于依据各自职能做好份内工作,不能形成工作合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作为预青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送法进校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要结合青少年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律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二)针对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针对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厅、淫秽色情网站、不良图书等非法出版物、毒品、校园及周边不良环境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针对网吧的管理问题,文化、公安、工商和电信等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有效制约未成年人上网和网吧超时经营等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力度上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要加强基层预防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推动乡镇、社区(村)、学校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青春驿站分站,树立群防群治的工作理念。发挥好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深入宣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面,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良好社会氛围。
共青团石泉县委
2021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