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池镇:人居环境换新颜 绘就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3-12-21 16:33作者:张思函源自:中池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更是一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连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中池镇下足绣花功夫,持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环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铆足人居环境整治“一股劲”。中池镇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的总体思路,积极践行“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镇党委定期召开党委会对人居环境工作安排部署,各村(社区)党支部全面负责区域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季度召开人居环境整治观摩会,“现场观摩+会议评比”相结合,评选示范村,将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督促各支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我为群众做实事”为抓手,号召全镇党员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做出表率,今年来,全镇成立13支志愿服务队,将全体党员干部纳入,累计开展8次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人民群众紧随其后的干事氛围。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坚持统筹规划,下好人居环境整治“一盘棋”。中池镇坚持点线面统筹规划,以“户户干净、村村整洁”为目标,抓实抓牢网格化管理,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工作机制,明确网格员职责,实现人居环境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构建境域内全覆盖的人居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力求环境整治不留死角。同时以“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为重点,以“危房住人清零、乱搭乱建清零、旱厕全面清零、村容村貌常态化改善”为抓手,在精字上做文章,细字上下功夫,多管齐下、综合施治。今年来,中池镇组织开展集中整治30余次,参与1100余人次,实现危房全镇清零,旱厕全镇清零,清理垃圾2余吨,清理乱搭乱建7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健全长效机制,用好人居环境整治“一把尺”。中池镇聚焦常态长效,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有关部门聚焦重点难点,对标时间节点,细化强化措施,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存在的难题,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短板缺项,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中池镇花费资金100余万元,新建生态公厕1个,小型停车位2处,花墙2000米,农房外观提升20余户,完成迎池路闲置场地草皮植绿1000平方米。中池镇创新探索积分制助推人居环境改善,在镇域内建立乡村治理“积分超市”,将人居环境纳入积分制管理的重点内容,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将人居环境整治由“硬性任务”变为“主动自觉”,同时制定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责任和义务,督促群众常态化坚持环境卫生整治维护,全面建立有资金、有制度、有奖励、有监督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使村容村貌由“一时美”转变为“持久美”。

加强宣传引导,织密人居环境整治“一张网”。中池镇通过会上讲、入户谈、微信推、喇叭喊等方式,广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内容和意义,切实提高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境域范围内形成“人人讲卫生”“人人齐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实现宣传无死角、全覆盖。同时在全镇开展美丽庭院示范评比,将环境卫生情况与“十星级文明户”、“先进典型”、“石泉好人”、“安康好人”评选相结合,积极进行“环境积分”兑换奖励活动,将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等有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每季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正面典型、负面典型评选,由党支部、村民共同评选出环境卫生红黑榜,并在公示栏公布,让正面典型长脸、负面典型出汗,以此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群众落实见效。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中池镇将继续深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回应群众期盼,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