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正是种植黄精的好时节。在池河镇力建村黄精种植基地,数十名种植人员正在翻犁、起垄、播种、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村民们种植热情高涨,目前我们已完成了60亩黄精苗的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向平介绍道。
“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我们村去年就开始谋划,到四川省仁寿县学习考察,寻找新的产业项目。”力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陈向平介绍说,“黄精这种中药材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利润丰,我们村里的山林土壤、气候等具有种植黄精的优越条件,所以决定因势利导,发展黄精产业。”
据了解,黄精俗称“老虎姜”,需要经过九蒸九晒的传统工艺才能制成中药材,是多种健康医药产品的原材料,营养价值非常高。“力建村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气候湿润,气温偏低,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发展中药材黄精。黄精3年为一个生长周期,春秋两季收获,亩产鲜货可达3500公斤,市场价在8元一斤,市场前景非常好。”基地负责人陈向平向记者介绍道。
随着黄精产业的发展,也让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微心愿”。“我今年60岁了,出去打工也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在村里的黄精基地里做点活路、找点零用钱,每天工资120元,既可以做家务事、管好孙子,还可以做点农活,挣点钱,很划算。”力建村村民李来胜说。
“把闲置土地流转出来种黄精,可以让相关农户得‘租金’,参与务工的能赚‘薪金’,入股得‘红金’,实现家门口‘刨金’,村集体经济、公司和农户三方得利,现在种黄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谈起未来辐射带动的效益,力建村工作队队长廖金国喜不自胜。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力建村将继续依托黄精种植产业,致力于打造“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拓展延伸农产品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