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rmzfbgs/2023-0887 | 公开日期: | 2023-10-23 15:21 |
来源 |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内容概述 |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聚力打造“幸福就业”新样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23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量,聚力打造“幸福就业”新样板,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三个年”活动和高质量充分就业县创建工作安排,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就业创业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我市加快打造“幸福安康”贡献重要力量。
二、创建目标
通过深入开展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不断促进全县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就业结构更加合理,就业岗位更加丰富,就业能力更加提升,就业服务更加优化,创业效应更加明显,努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助推广大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就近就业、体面就业和有保障就业,让幸福就业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一)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不断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县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村)130个、市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村)12个,建设零工市场1个,提升7个300户以上易地搬迁社区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完善“安康智慧人社”平台功能,“一网通办”服务人次5万次以上,就业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便民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二)重点群体实现充分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6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80人。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4.69万人左右,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务工不低于1.83万人,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易地搬迁群众实现一户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含产业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100%,“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率100%,实现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0%以上。
(三)劳动者就业能力明显提高。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不低于2000人次,打造“石泉养蚕工”省级劳务品牌1个,进一步壮大“石泉家政”县级劳务品牌,培育“石泉小碗菜料理师”劳务品牌。
(四)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持续增强。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健全创业指导服务机制,巩固及培育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园区)16个,每年促进返乡创业300人以上,劳动者投身创业创新活动积极性不断增强。
(五)就业载体覆盖城乡。以满足群众就业需求为核心,推动新社区工厂从“扩量”到“提升”转变,全县新社区工厂稳定在36家以上,吸纳就业2200人以上,就地就近就业渠道不断增多。
(六)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就业环境更加公平,劳动用工管理更加规范,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
三、工作举措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把促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促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促进就业政策,推动政策延伸覆盖,服务可及,精准有效。
1.强化就业责任制落实。按照《新时代安康市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试行)》和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促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县稳就业工作专班牵头作用,把扩大就业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加强各成员单位协作,对重点就业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定期开展工作调度,持续抓好工作落实,发挥促进就业工作的综合效应,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优化促就业政策供给。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围绕“扩、促、兜”综合施策,通过助企纾困稳定就业岗位,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等方面19条政策措施,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强政策宣传,不断培厚就业政策土壤。
3.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完善就失业登记管理服务制度、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困难人员动态跟踪帮扶制度,建立公共就业服务事项清单和标准规范,优化经办流程,推动就业服务精准有效。
(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夯实就业服务基础
加大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4.持续巩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县、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三级三同”,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业务培训,加强对镇、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业务指导,提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优化三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功能,建立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清单和标准规范,提供求职招聘、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服务、失业登记、政策补贴、重点群体帮扶等服务,持续推进就业创业服务下沉。以群众搬到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为主线,完善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全面提升全县现有7个300户或800人以上易地搬迁社区就业服务窗口服务能力,开展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村)创建,落实相关奖励补贴,加大公共就业向农村、易地搬迁社区倾斜力度,打造城市“15分钟”和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
5.持续推进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深化人力资源市场“放管服”改革,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持续优化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人力资源供给方式。充分发挥县、镇、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作用,持续巩固覆盖城乡、统一规范、便捷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带动全县人力资源机构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业态。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面向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各类重点群体,开展“进校区、进园区、进社区”线上+线下的人力资源服务。2023年12月底前,建成1个零工市场,通过零工市场建设进一步畅通线上服务平台、线下求职服务、批量零工推荐三条路径,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零工市场建设,拓展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促进用工主体与零工人员精准对接。
6.优化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充分发挥陕西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秦云就业”“安康智慧人社”等网络就业服务平台作用,落实公共就业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要求,构建“互联网+就业”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公共就业网上服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开放线上失业登记入口,实现失业人员基本信息、求职意愿、就业服务跨区域共享。推进建设智慧就业大数据库,通过整合现有数据、采集新数据,建成全口径劳动力、企业用工、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智慧就业大数据库,为就业形式分析、政策研究制定提供有力支撑,为劳动者提供便捷可及的就业创业“一站式”线上服务。贯穿全年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百日千万网络招聘活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各项活动,推动就业创业服务更加均等、普惠、便利。
7.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服务社会组织培育,组织动员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支持社会组织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新路径,深化工会就业服务,推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利用广播电视、官方网站、新媒体等方式,加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力度,动态发布就业、创业、培训等信息,加强农民工和市场主体用工对接。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提高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
(三)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增强就业增收能力
按照“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育”相结合模式,紧贴县域内“六大产业链”和劳动者求职需求,以县职教中心为主阵地,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补充,“六大产业链”企业为主要吸纳就业载体,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创业创新培训,促进劳务品牌与人力资源、产业优势相融合,着力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效果。
8.围绕劳务品牌创建突出就业导向。通过抓质量,创品牌,将人力资源与劳务品牌创建相结合,紧紧围绕县域“六大产业链”及县内外用工需求,推广“职业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育”模式,紧贴重点产业(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开展就业技能、创业创新培训。围绕本县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交通装备、秦巴医药、消费电子、蚕桑等重点产业,开展“订单式”“定向式”“菜单式”培训。推广“石泉养蚕工”省级劳务品牌、进一步壮大“石泉家政”县级劳务品牌、培育“石泉小碗菜料理师”劳务品牌,推动技术、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聚集发展。实现劳务品牌扩大及其吸纳就业规模和劳务输出规模,使培训就业有效衔接。
9.聚焦青年群体探索新业态培训。加大技能培训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秦云就业”“安康智慧人社”等互联网平台,进一步畅通培训需求和供给渠道。加大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健全完善我县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培训政策措施,坚持就业导向,对用工量大,适合重点群体就业的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等新职业新工种给予重点支持。
10.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动建立我县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广泛开展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各个阶段的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建载体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优质机构申报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紧扣国家职业技能评价改革要求,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以职业能力和工作业绩为重点并适应不同技能人才群体特点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大县内符合条件的企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行业协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备案力度,鼓励支持已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开展等级认定工作,不断丰富和完善监管方式,持续规范评价机构工作行为。
(四)强化就业载体建设,促进就地就近就业
以满足群众就业需求为核心,以石泉经开区古堰工业园区、池河工业园区和大中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为重点,聚焦县域“六大产业链”,特别是毛绒玩具、电子线束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新社区工厂从“扩量”到“提质”转变,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产品附加值,提高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能力。
11.坚持产业带动提升吸纳就业能力。聚焦劳动密集型和本地特色产业,坚持以富硒食品(预制菜)、生态旅游、交通装备、秦巴医药、消费电子、蚕桑等六大产业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新社区工厂产业布局,以产业园区、重点集镇、大中型易地搬迁社区为中心,持续巩固新社区工厂不低于36家,吸纳就业2200人以上,推动新社区工厂从遍地开花到按比较优势聚集发展,增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12.创新发展模式带动灵活就业。推广“园区总部+新社区工厂+家庭工坊”模式,以新社区工厂为轴心,促进新社区工厂扩大用工规模,为园区总部企业发展壮大提供生产支撑。向下延伸发展家庭工坊,推动就业岗位进院落、进家庭,为无法离家进厂上班的群众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及技术指导,让更多劳动者实现居家就业。
13.做细保障服务提升员工素质。推动搬迁安置社区“儿童空间”“老人日间照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新社区工厂工人解决后顾之忧,最大限度释放员工的劳动生产力,保障务工时间。由县人社局负责,筹集专项资金,用于新社区工厂政策奖补,开展新社区工厂技能大赛、“巡回大讲堂”、新社区工厂“最美女工”评选活动等,培树爱岗敬业、苦钻技艺的先进典型,助推员工素质提升、企业产能提升、务工收入提升。推动搬迁群众向产业工人转变。
(五)大力发展归雁经济,优化创业服务
为促进返乡创业就业,推进人才回引、劳动力回归,变发展“劳务经济”为“归雁经济”,以乡愁乡情为纽带、扶持政策为导向、创业平台为依托,加强体制机制保障,吸引支持石泉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
14.整合创业资源支持返乡创业。把石泉经开区古堰工业园区、池河工业园区、石泉县预制菜创业孵化园、明星沧海桑田和丝银坝草池湾作为发展“归雁经济”的重要承载地,在设施配套、创业指导、资金扶持、房租水电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全县“六大产业链”,策划包装优质产业项目,以产业项目引导“群雁”回归创业。常态化开展“归燕经济”系列活动,加强与异地石泉商会联系,对知名度较大的石泉在外人士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搭建交流服务平台。
15. 培育返乡创业孵化载体。加强创业孵化基地(返乡创业示范园区)、标准化创业中心创建,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全要素创业孵化服务。健全企业家、行业专家等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创业项目库,开展创业指导、创意沙龙、创业孵化等创业活动。落实创业孵化项目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等资金类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创业就业。
16.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创业动能。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选树表彰创业就业典型,总结提炼推广好做法,广泛宣传典型事迹,大力弘扬创业风尚,培育创业意识,做靓“归雁兴石”品牌。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对创业失败者提供就业服务、援助和社会救助。
(六)围绕重点群体,全方位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活动
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托底帮扶就业相结合,健全帮扶机制,精准施策,结合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17.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水平。贯彻落实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实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十大行动”和“54321”工程,通过市场化岗位吸纳、政策性岗位扩容、扶持自主创业、鼓励应征入伍、扩大就业见习规模五大行动;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评选、创新创业大赛四大活动;通过加大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联系、强化就业政策宣传、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兑付三种途径,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跟踪回访率、就业帮扶率100%。持续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健全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衔接机制,建立实名制信息库,搭建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创业实践平台,提供精准“一条龙”就业服务。
18.稳定重点群体就业规模。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制度、县域企业用工对接机制,拓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健全劳务输出对接协调机制,持续办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积极实施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帮扶、脱贫家庭“雨露计划”+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持续深化苏陕和省内劳务对接协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稳定重点群体务工就业规模。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农村低收入群体就业。完善公益岗位帮扶体系,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9万人左右,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劳动力转移就业1.83万人以上。
19.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健全就业困难人员动态跟踪调整机制,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绿色通道。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和城乡低收入劳动力就业。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庇护性)就业,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专项行动,落实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等残疾人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完善企业失业人员、城市困难职工及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等“城市边缘群体”就业服务和困难救助机制,做好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的就业安置工作。落实零就业家庭“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七)着力构建公平就业环境,强化权益保障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介绍机构应当依法依规为企业提供招聘活动,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公平就业制度。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发挥监测预警平台作用,随时排查欠薪隐患,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20.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依法规范企业招聘行为,指导督促企业落实公平就业制度。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监管措施,通过日常监督、专项行动等手段,及时查处黑中介、虚假招聘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21.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力度,进一步规范农民工等人员劳动合同签订。开展对重点行业的突出用工问题治理,加强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小企业劳动用工指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并强化监管,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工时制度,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
22.做好劳动者权益保障。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健全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依法开展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评价和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建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法律援助衔接机制,创新仲裁办案方式,优化仲裁办案程序,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
四、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3年10月初)。印发《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工作任务清单,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二)整体推进阶段(2023年10月—2024年9月)。以目标任务为导向,锚定广大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面推进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期间,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通报各镇、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考核评估,评估结果报送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4年10月)。收集整理全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活动档案材料,组织各镇、有关部门开展创建活动自查总结和绩效评估,发掘优秀工作案例,充分做好国家、省、市评估准备工作。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活动,细化目标任务,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好各项推进措施。成立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发改局、经贸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退役军人事务局、乡村振兴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工商联、残联、税务局、人行石泉县支行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人社局,由县人社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综合调度、分析研判、统筹协调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开展创建活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强化统筹实施。各镇、有关部门要依据创建目标细化分解任务,逐项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建立工作推进清单,统筹组织骨干力量,发挥职能优势,群策群力,拿出实用、特色的工作措施。加强跨部门工作沟通,完善协同推进机制,共同研究策划和推进,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季度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在方案实施期间至少组织一次落实效果评估,切实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效提升。
(三)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局、人社局要根据创建工作的需求,结合财政运行情况,完善多渠道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各镇和有关部门也要加大对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的经费投入,强化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确保专项资金使用规范高效,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规范各类资金支出范围。
(四)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和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媒介的宣传作用,加强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就业工作、“头雁”带动效应等宣传报道。及时宣传推广工作推进情况、亮点工作、典型经验,在全县上下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鼓励各镇、各有关部门围绕创建示范城市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
石泉县参与安康市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
任 务 类 别 |
2023年 目标任务 |
2024年 目标任务 |
1 |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规模(人) |
1300 |
1300 |
2 |
登记失业人员规模(人) |
380 |
400 |
3 |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人次(人) |
1800 |
2000 |
4 |
农村转移劳动力服务人次(万人) |
4.69 |
4.7 |
5 |
脱贫劳动力精准服务(万人) |
1.83 |
1.84 |
6 |
登记失业人员服务人次(人) |
380 |
400 |
7 |
就业困难人员服务人次(人) |
180 |
200 |
8 |
失业人员再就业规模(人) |
360 |
360 |
9 |
特色劳务品牌数量(个) |
1 |
1 |
10 |
新建零工市场个数(个) |
0 |
1 |
11 |
零工市场服务人次(人) |
2000 |
5000 |
12 |
新社区工厂吸纳就业人数(人) |
2000 |
2200 |
13 |
项目带动新增就业规模(人) |
1000 |
1000 |
14 |
就业失业登记、社保参保登记、劳动用工备案三项业务统一办理(是/否) |
否 |
是 |
15 |
建成统一的就业信息平台(是/否) |
是 |
是 |
16 |
建成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就业服务(是/否) |
是 |
是 |
17 |
就业信息资源按要求向省端、部端归集(是/否) |
是 |
是 |
18 |
技能劳动者占总人口比重(%) |
16 |
17 |
19 |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困难失业青年“一对一”帮扶联系率(%) |
100 |
100 |
20 |
接受职业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人员比例(%) |
91 |
92 |
21 |
通过服务实现就业创业人数占比(%) |
12 |
15 |
22 |
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 |
91 |
92 |
23 |
零就业家庭帮扶率(%) |
100 |
100 |
24 |
登记失业人员帮扶率(%) |
90 |
100 |
25 |
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 |
95 |
100 |
26 |
因就业问题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数量 |
0 |
0 |
27 |
脱贫劳动力帮扶率(%) |
100 |
100 |
28 |
易地搬迁劳动力帮扶率(%) |
100 |
100 |
29 |
公共就业服务满意度(%) |
92 |
95 |
30 |
职业技能培训对象满意度(%) |
92 |
95 |
31 |
就业扶持政策经办服务满意度(%) |
92 |
95 |
【公文PDF原件】:石政办函〔2023〕53号
【领导解读】:https://www.shiquan.gov.cn/Content-263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