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习习,石泉县池河镇明星村连片的桑园散发着阵阵清香。村里的游客接待中心、旅游商品超市、精品民宿、醉美桑海农旅体验区……每天都迎来不少打卡的游客。
10月23日早晨,太阳刚冒出头,明星村的桑农们就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在村外的高效密植桑园里,一排排整齐的桑树随风摇曳,早起的桑农们正在园里割桑叶、打捆、装车。
“这几年村里鼓励大家种桑养蚕,技术人员经常到地里指导,大大降低了成本,见钱又快,效益比以前好多了。”村民蔡青芝以前在外打工,自从村里的蚕桑产业火了后,她就安心守在村里。除了管好自家桑园,农闲时蔡青芝还在村里的“沧海桑田”景区上班,一年收入6 万多元。
对于现在的生活,蔡青芝很满意。“蚕桑产业做大了,村里环境更美了,来旅游的人特别多。”蔡青芝高兴地说,“我们村现在有产业、有景点,大家不出村就能挣到钱,幸福指数高着呢。”
产业增效,技术推动是关键。明星村是石泉县远近闻名的养蚕大村,全村桑园面积6000多亩。为了提升桑蚕产业质效,这些年明星村培育了一大批“土专家”和技术能手,他们常年活跃在地头,为桑农提供实用的技术服务,切实提高了产业效能。
“村里基本家家户户都养蚕种桑。以前主要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现在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种桑养蚕,不但省力高效,养蚕成本也降低40%以上。”明星村养蚕能手龙沛兴说,养蚕是个细活,在适宜的温度下,从幼蚕到吐丝结茧需要28天。这期间,蚕室控温、桑叶品质、日常消毒都是关键。养得好,一张蚕能结出50余公斤蚕茧,而且由于周期短,每年可以多批次养蚕。
龙沛兴告诉记者,在新技术、新模式带动下,明星村桑园长势旺盛,全村年养蚕达6000多张。同时,随着“桑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仅去年全村就接待各地游客100多万人(次)。曾经不起眼的蚕桑产业在明星村成了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一片桑叶富一方百姓、兴一方水土,这是石泉县蚕桑产业提质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石泉县利用全县7万亩桑园,大力推广桑园套种、桑枝食用菌、桑园养鸡等新模式,形成了桑园立体种养生态产业新格局,使桑园变美景、民居变民宿。同时,聚焦“桑文旅”一体发展,加快开发丝绸、丝巾、蚕丝被等功能产品,并以蚕桑家庭农场、蚕桑园区、“蚕家乐”为载体,培育生态观光、桑葚采摘、养蚕体验等新业态,推动蚕桑产业与文化、旅游、特色小镇等多元融合,不断延长产业链。2022年,石泉县养蚕72919张,蚕茧产量 3318吨,实现蚕桑产业总产值达18亿元。
如今,石泉县正以“生产、生活、生态”三产融合打造中国金蚕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