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人才下沉、文化下乡、服务基层,引导广大文化文艺人才发挥专长、服务群众,城关镇于今年6月正式选派79名文化理论民风“三员”下沉村(社区)开展指导帮扶工作。
选好文化特派员。选派“三员”进村(社区)开展“送文化”、“种文化”、“师带徒”系列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激发乡村文化动力;培育乡土文艺明星,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艺传承,让文化活动有温度、多维度、高频度,不断丰富高品质文化供给。
当好理论宣讲员。组建“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团”,以“理论宣传+文艺宣传+实践服务”的宣讲模式,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院坝会”、“板凳会”、“微党课”、送“讲”上门等,将理论转化为小品、歌舞、戏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不断增强宣讲吸引力、感染力、号召力,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从“新角度”讲好“老道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做好民风引导员。村(社区)干部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我约束,革除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陈规陋习,助推移风易俗良好风气在村(社区)落地生根。通过走村入户、闲谈交流、座谈会等方式,宣传好先进典型事迹,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自觉遵守好村规民约。同时,引导村民、居民积极参与道德评议、道德讲堂,协助“四会”组织治理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搞好村风民风监督,呼吁大家爱护环境、爱护公物、文明办事、文明讲话,形成共管共治的良好工作局面。
据了解,该镇通过整合资源,精心选派文化特派员、理论宣讲员、民风引导员至村(社区),不断挖掘乡村人文价值,增强乡村审美韵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渐实现由“送文化”到“种文化”、从文化“输血”到文化“造血”功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