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全省2023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及推进会在石泉县召开。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生荣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晶华致辞,省发改委县域处处长王来兴主持会议,安康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王珣,石泉县委副书记、县长梁鸿等领导出席会议。
李生荣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全局系统阐述区域协调发展,赋予陕西在西部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示范作用的战略定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构建新发展格局,立足县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充分挖掘利用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为空间、有效支撑,在抓机遇、扬优势、补短板中不断实现新突破、释放新动能,持续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快实现现代化。
李生荣强调,特色就是优势,就是潜力,优势所在就是价值所在。要紧扣“存量如何突破”和“增量从何而来”两个关键问题,把优势特色不断放大、做强,以此产生影响力、形成竞争力。要重点围绕最具主导性和竞争力的县域首位产业扩大存量,狠抓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打造更多拳头产品,跟进完善“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事项清单,加强分类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各县找准赛道、发挥优势、走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子。要重点从“土特产”三个字中挖掘增量,挖掘资源禀赋实现“土”到“洋”,挖掘特色资源实现“特”到“显”,加快三产融合实现“产”到“群”,加强产业长远谋划和风险研判,努力让县域特色经济有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李生荣要求,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用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走好工作机制创新“先手棋”,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帮扶机制,聚焦做大总量、稳住增量、提升质量,下大力气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强化“奖增、托低”措施,以抓均衡发展、抓质效双升着力解决县域发展分化差异问题,引导产业功能县、农产品主产区县和生态功能区县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要建好县域专项资金“活水源”,按照“省级建机制,县级具体用”的原则,重点支持县域首位产业发展、产业园区建设和县城建设,切实发挥县域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要用好县域经济考核“指挥棒”,树立竞合意识,坚持分类施策,强化结果运用,以“考核倒逼”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再上新台阶。
高晶华在致辞中强调,今年以来,安康市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高质量发展、县域治理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各项要求,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精心实施空间布局、产业协同、基础设施等一体化建设,统筹建设城镇平台、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投融资平台,全力提升县域整体承载力、核心牵引力、系统支撑力、综合保障力,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加快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全市县域经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他表示,安康市将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在组织保障、财政投入、政策引导、机制创新、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全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安康一域之彩,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增光。
据悉,本次专题培训班为期3天,采取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方式进行,培训内容包括《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接续政策措施》《推动县域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数字化平台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课程。全省各地市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同志、相关科室负责人,各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主要负责人150余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