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开展第二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评审,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拟将北京市平谷区等100个申报单位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其中石泉县名列创建名单,其中陕西省共五个县区入选,石泉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县区。
近年来,石泉县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继续实行“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县级领导联镇包抓,部门包村落实,镇村一线推进”的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按照“1554”的总体思路,聚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石泉样板。
产业引领促进富民增收。始终坚持产业振兴这一重中之重,围绕打造“全国富硒食品产业强县、西北预制菜之乡”“中国汉江石泉旅游休闲度假区”,不断壮大以富硒预制菜首位产业为引领、生态旅游支柱产业为带动、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带动群众稳定增收,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形神兼备建设美丽乡村。始终坚持宜居宜业这一内在要求,按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围绕“一城五镇十村百户”核心区域,“一村一策”编制村庄规划,实施村民自建行动,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等升级;巩固提升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成果,以“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和村庄清洁“两大行动”为抓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聚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归雁经济激活农村人才。始终坚持人才振兴这一关键支撑,大力实施归雁经济“十百千万”计划,打好“引雁、留雁、富雁、育雁”组合拳,培育10个孵化基地、100家经济实体、1000名返乡创客、10000名职业农民,促进“人才回归、项目回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形成人才、项目、技术、产业良性循环。
“五治”融合促进乡村治理。始终坚持乡村治理这一重要基础,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五治融合”治理体系,深化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统揽的“三共六制”治理模式,巩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国家级试点成果,持续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打造和睦安宁善治乡村。
多点发力强化工作保障。始终坚持强化保障这一有效举措,充分发挥创建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协调解难、督考问效作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启动实施总投资54.5亿元的5大类93个乡村振兴项目三年计划,实行重点工作落实“三色”管理、“三线”督办,强化督考结果运用,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