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两河镇:勤“茧”致富 打造新“丝”路

时间:2023-08-28 16:50作者:王 雅源自:两河镇

在这秋雨绵绵的八月,开始了秋蚕的养殖。蚕桑作为传统、高效产业,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河镇蚕桑养殖由来已久,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同时当地的气候和土壤在桑树生长期特别适合其需要,为蚕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两河镇有桑园面积3000亩,养蚕户140户,年养蚕约6160张。

如今正是秋蚕养殖时节,养蚕户在镇农综办领取蚕种,开始了新一轮的养蚕。走进城镇社区养蚕大户陈孝兰的蚕房,可以看到一排排整齐的蚕架,蚕纸上躺着刚孵化的小蚕宝。室内干净整洁,配置了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监测、控温、降湿、补湿、换气,屋内设有升温板、管道用来升温补湿。

陈孝兰说道:“小蚕极其脆弱,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环境,提前三天进行消毒,室内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小蚕养好,成功一半。”在交流中了解到一张蚕产量有100斤左右,蚕茧统一由收购站收购,不用担心销路。“今年的春蚕、夏蚕收购价格为27、26元一斤,是近年来收购价格最高的。今年我靠养殖春蚕和夏蚕挣了五万块,加上小蚕共育和秋蚕,预计年收入10多万。”陈孝兰高兴地说。

近年来,两河镇采取系列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发展蚕桑产业:一是开展技术培训。两河镇多次开展蚕桑养殖产业技术培训,对桑树种植和管理、养蚕过程的“病”与“防”、桑叶采贮、育种消毒等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二是提供设备支持。实施小蚕共育能力提升项目,为养蚕户提供配套的蚕桑设施、机械、器具。如:小蚕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小蚕共育盒、小蚕网、切桑机等;三是解决销售渠道。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签订蚕茧收购合同,建立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纽带的链接机制,让传统蚕桑焕发出新活力。

下一步,两河镇将继续坚持把蚕桑养殖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点来抓,着力提升蚕茧的质量和产量,积极对接技术指导、政策支持、完善配套设施,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