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池河镇立足镇情实际,紧紧围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的建设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引领,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和提升城镇承载能力,着力打造县城副中心和全国知名金蚕小镇。
项目建设高效推进,真抓实干练好“基本功”。2023年确定池河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重点建设项目16个,涉及2个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个镇容镇貌改善项目、2个配套设施完善项目、6个服务平台建设项目、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村容村貌提升项目。年投资任务估算21815万元,1-7月累计完成投资20255万元,占年度任务的92.85%,已开工项目16个,开工率100%;已完工项目8个,完工率50%;开展走出去招商5次,招商落地项目7个,发展归雁经济30个,蓄积了增长动力,基础设施提标增质,精准发力出好“组合拳”。镇区新天然气管道铺设及配套设施、池河小学进校路提升改造及绿化亮化、集镇环境综合整治、316国道环境综合整治及风貌改造、工业园区西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五爱现代果蔬智慧农业园区建设、五爱现代果蔬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现代蚕桑产业园建设、鎏金铜蚕文化康养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提升等项目悉数完工,着力改善和提升了镇区建设品质,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走好“致富路”。谋划产业发展“一十百千万”工程,突出一镇一业抓蚕桑、一村一品抓园区,构建“桑畜菜、药果特、乡村游及新产业”产业体系,培育了顺风香李、良田大米、柏安黑猪、明星土鸡等一批特色品牌。扶强经营主体,整合村集体、村民入股等资金,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产业大户”联农带农模式,大力发展桑畜菜、药果特、乡村游及新产业,粮食种植完成87%,管护桑园1.5万亩、香李2000亩、种植中药材1500亩、签订预制菜订单430亩、畜禽养殖9.3万头(只),将群众增收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
基层治理成效显著,共建共治画好“同心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以赴提升平安建设水平,打造池河镇东片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积极探索“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设立服务群众区、数字警务区、纠纷化解区、普法宣传区,建设覆盖治安防控、特殊群体关爱、智慧园区等多功能数字化信息平台,充分发动群众成立了矛盾纠纷调解、社会巡逻防控、文明交通、安全自救等6支志愿服务队共58名队员,为群众提供诉求办理、矛盾调解、信访调处、法律援助等多元服务,就地有效化解辖区各类矛盾纠纷50余件,化解率达到99%,提供法律服务、开导舒缓心理服务150余人次,接待人民群众来访200余人次,有力维护了基层社会治安,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下一步,该镇将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强池河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社会治理等全面发展,着力打造高质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