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石泉县云雾山镇官田村村民曾旭兵的院坝里,聚集了许多村民,一片忙碌景象。铲土、装盆、盖叶......一条小小的盆栽魔芋“生产线”在大家的通力协作下有序形成。
“这批盆栽魔芋如果种植成功了,以后就可以在咱们村里推广。种在自家院子里,既可以美化庭院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曾旭兵一边向花盆里倒入为种芋“保潮”的谷壳,一边和身边的村民说道。
皮肤黝黑、有想法、勤快的小伙子,这是许多村里人对曾旭兵的评价。作为云雾山镇返乡创业能人,魔芋是曾旭兵主要发展的产业。返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流转了村里闲置的土地,开始大量种植魔芋。随着市农科院在官田村试验基地培植的新品种魔芋——“安魔128”成功后,他又大量引进了“安魔128”种芋进行规模种植。近年来,庭院经济成为了村里的热点话题,“如何让魔芋与庭院经济挂钩”成为了曾旭兵思考的新问题。在与许多有经验的同行交流后,他开始带领有意愿的村民实验种植“盆栽魔芋”。
“咱们普通田地里种植的魔芋,2-3年后必须重新换地。而且暴雨干旱天气都容易影响魔芋产量。虽然种植盆栽魔芋,相对来说前期成本会高一点,但不用每2-3年重新更换田地种植,只用换掉盆里面的腐殖土。而且遇到天旱下雨时管护方便,产量也有保障,魔芋成熟后采挖起来也更方便。”曾旭兵边搅拌一大早从林下找来的腐殖土边说道。
“这样算下来,盆栽魔芋相比咱田里种的魔芋还是划算的勒。”前来帮忙的官田村村委会副主任陈钰笑着说道。
“是啊。今年这批盆栽魔芋如果种植成功了,明年村里想发展盆栽魔芋的话,我愿意全力提供技术支持。咱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小院,小院的空地上,放置一些盆栽魔芋,既能美化庭院环境,还能带来经济效益。”曾旭兵说道。“一盆盆栽魔芋,长得好的话,把商品芋、种芋加起来,至少有3斤重,少说也能卖10块钱左右。如果一家种了100盆,一年至少能增加1000元收入。”
截至目前,曾旭兵已带领20余名村民种植了4000盆魔芋。原本空落落的院坝里,仿若“变”出了一片静谧的盆栽景观园。
正在悄悄“变美”的院坝,不只出现在曾旭兵的家里。由官田村前往鬼谷岭景区的公路沿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为美化沿线环境,驻村工作队成员、村干部正带领工人及沿线农户在公路边砌花台。堆砌好的花台,计划用来种植花卉和果树。不仅能够美化公路沿线的院坝环境,也能为过往的游客带来更好地自驾体验,同时,也为后续发展民宿做好景观铺垫。
近年来,为有效提高农村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及庭院空间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云雾山镇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与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发展布局,鼓励农户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闲置土地等资源,改造形成小花园、小果园、小菜园等场所,结合当地人文风俗及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家乐、民宿等“五小经济”,为打造和美乡村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