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石泉县迎丰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 ||
索引号 | zzfsqxyfz/2023-0039 | 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石泉县迎丰镇人民政府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迎政发〔2023〕19号 | 成文日期: | 2023年04月07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3-04-07 08:00 |
内容概述 | 现将《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
各村(居)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石泉县迎丰镇人民政府
2023年4月7日
迎丰镇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做好2023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我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全镇地质灾害现状
我镇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中小型堆积层滑坡、小型岩质崩塌,此外有少量膨胀土滑坡和岩质滑坡。主要分布在云川河、池河两侧,防治重点是三官庙村、香炉沟村、三湾村、弓箭沟村、新庄村。
据省、市、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显示,我镇为地质灾害中度易发区域,现已列入迎丰镇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的群测群防监测点达11处,共计受威胁户14户、31人,73间房屋。
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我镇汛期为地质灾害多发期,7月上中旬、8月中旬、下旬为降水相对集中时段,确有大到暴雨天气出现,是地质灾害防范的关键时期。在汛期遇到连阴雨和暴雨时,地质灾害隐患点土体含水量增大和饱和时,将处于临滑状态。因此,汛期我镇地质灾害呈多发趋势。
根据我镇目前已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稳定性、危险性及危害程度等情况,本着危害程度大、稳定性差的原则,确定11处地质灾害点为2023年度迎丰镇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点,对其发展趋势和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应急防治措施,落实责任,明确责任人、监测人等(详见附件)。
三、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目标任务
2023年我镇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目标任务有:一是全面实施我镇地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保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完善和规划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群测群防体系,严格落实县、镇两级方案点的监测责任,避免因防治不到位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三是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隐患。汛期,各村(居)委会要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密切注意主要重大灾害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四是提升各村(居)委会受灾后次生灾害预防能力,各村(居)委会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点应对突发地灾、紧急避险等处置能力培训。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和谐社会构建、关系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大事。各村要充分认识到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对玩忽职守、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1、加强巡回检查。镇政府要加大对各村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并对列入本年度镇级防治方案的重点地质隐患点进行全面巡查。成立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组,对出现险情和已发生的重要突发性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并及时上报,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各村要对境内村级公路两旁的边坡展开排查,对所辖区内人工饮水池、堰塘等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各村要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汛前全面排查、汛中巡查工作,积极防御,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严格执行村级领导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地质灾害值班电话畅通,方便群众联系,接受社会监督。
2、强化监测预警。为了解和掌握地质灾害演变过程,正确分析判断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及时做出临灾预警,加强监测十分必要。只有充分发动群众,建立起群测群防、群转结合的监测网络,才能及时发现险情、做出预报、撤离人员,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各村对已掌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一律在醒目地段设立警示牌,落实监测责任人和具体包抓人,并将“迎丰镇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发放到受威胁群众手中,大力宣传防灾避灾知识,讲明转移撤离路线,定期组织撤离演练,对能提前转移的要彻底转移,不能转移的要加强监测,提高成功预报率,搞好群防群测。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编制“防、抢、撤”方案,签订监测责任书。
3、实行工程治理。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积极争取省、市立项,采取工程措施进行治理,对暂不能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应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实行必要的、切实可行的简易排阻水工程和削坡减载、压脚等工程措施。对于稳定性差、危险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经费投入多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分期分批搬迁避让,最大限度的减少灾害损失。
(四)加强宣传培训,实行群测群防
地质灾害防治,群众参与是关键。各村(居)委会应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广大干群掌握简单的地质灾害识别、临灾判断、避让方法,不断增强干群的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克服群众麻痹大意、等、靠的思想,培训一批具备一定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骨干,担负起监测、报警、紧急疏散等任务,带动“群测群防”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
(五)加强值班
各村(居)委会、施工企业要按照镇政府的要求,认真履职,加强巡查,及时反馈各地质灾害点信息,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各村保证讯息畅通,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顺畅,确保政府在第一时间内掌握雨情、水情、灾情,制订科学防治措施,降低灾害损失,最大限度保障地质灾害隐患点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