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zfgzbmsqxtjj/2023-0014 公开日期: 2023-04-28 17:21
来源 石泉县统计局
内容概述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有效应对疫情多轮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施策、靠前发力,全县经济承压前行、持续恢复,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2022年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石泉县统计局(2023年4月)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有效应对疫情多轮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落实中央、省、市、县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精准施策、靠前发力,全县经济承压前行、持续恢复,呈现稳中有增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98.85亿元,同比增长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5亿元,同比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47.57亿元,同比下降1%;第三产业增加值39.63亿元,同比增长4.8%。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1.8:48.1:40.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097元,同比增长5.9%。

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全年非公经济增加值63.69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64.4%,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2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1175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农业增加值68149万元,增长3.1%;林业增加值3292万元,增长9.6%;牧业增加值38530万元,增长5.8%;渔业增加值6493万元,增长3.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4711万元,增长9.1%。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3.7万亩,比上年增长0.5%。其中,夏粮6.8万亩,增长0.07%;秋粮16.9万亩,增长0.6%。油料面积9.1万亩,增长1.2%。蔬菜及食用菌面积8.1万亩,增长3.7%。

全年粮食产量5.98万吨,下降6.7%。其中,夏粮1.34万吨,增长0.7%;秋粮4.63万吨,下降8.7%。受极端干旱天气影响,全年谷物产量4.01万吨,下降8.4%。其中,稻谷产量1.80万吨,增长0.2%;玉米产量2.21万吨,下降14.9%。

202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项目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5.98

-6.7

油料

万吨

1.39

3.7

 #油菜籽

万吨

0.93

3.7

蔬菜及食用菌

万吨

9.48

4.8

烤烟

万吨

0.11

35.1

蚕茧

万吨

0.33

0.5

园林水果

万吨

0.85

9.5

茶叶

万吨

0.16

24.7

全县森林覆盖率75.8%。全年营造林面积11.16万亩,义务植树45.5万株。森林蓄积量377.7万立方米,林地保有量181.8万亩,湿地公园总面积1.4万亩。

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分别达到14.8万头、1.1万头、3.3万只、86.7万只,同比增幅分别为5.2%、1.3%、0.8%、4.4%。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禽蛋产量达到0.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4.4%、0.7%。

全年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2.17万亩,水产品产量达5301吨,增长6%。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300亩,陆基设施渔业养殖水体2747立方米,主要水产品有鳟鱼、鲈鱼、黄颡鱼、花鲢、大闸蟹及小龙虾等。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40.48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3%。

规模以上工业中,从三大门类来看:采矿业同比增长33.5%,制造业同比下降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36.1%。

规模以上工业中,从支柱及特色工业来看:富硒食品同比下降5.6%,装备制造同比下降5.8%,新型材料下降10.7%,纺织服装下降10.3%,特色工业增下降16.3%。

全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33.39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利润7.09亿元,同比下降15.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2.22元,比上年增加0.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2%,同比下降0.92个百分点。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名  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蚕丝

125.0

12.0

蚕丝被

万条

32.6

17.3

精制茶

718.6

2.3

鲜、冷藏肉

6063.6

25.6

速冻食品

9590.8

-42.6

水力发电量

万千瓦时

125162

-33.7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09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全县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13.5%。全年签订合同额17.23亿元,同比增长8.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2.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9.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制造业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

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三次产业构成

全年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1%,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56.5%;文化产业投资增长10.6%,占全部投资比重9.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3.9%,占全部投资比重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7750万元,比上年增长5.6%;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7.1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8%;商品房销售面积4.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1%。

五、交通和邮电

年末运营车辆拥有量482辆,其中,载客汽车145辆,载货汽车337辆。全县公路总里程2256.1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0.6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233.878公里,县乡村道1961.623公里。

全年公路客运量87.71万人次,公路客运周转量6118.04万人/公里;县境内水路航运船泊55艘,水运航运里程60公里,水运客运周转量85.2万人/公里,水运货运周转量5万吨/公里。

全县邮政自办局所10处,邮政代办所5处,全年邮政业务总量3111.73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87万户,其中5G用户8.37万户。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8.67万户,其中当年新增用户0.65万户。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49亿元,比上年增长9.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零售额19.97亿元,同比增长17.5%。

按经营地分,城镇市场零售额33.71亿元,增长9.3%;乡村市场3.77亿元,增长9.6%。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30.27亿元,增长9.8%;餐饮收入7.22亿元,增长7.3%。全年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单位)实现网上零售0.14亿元。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五金、电料类增长1.9%,书报杂志类增长31.8%,家具类增长2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10.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6.6%,饮料类增长14.4%,粮油、食品类增长18.9%,烟酒类下降4.8%,汽车类增长24.4%,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40.2%,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9.4%。

七、国内旅游

近年来,石泉县把旅游产业定位为富民强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相继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5个(鬼谷岭、雁山瀑布、汉江石泉古城、中坝大峡谷、燕翔洞),AAA级旅游景区5个(中坝作坊小镇、饶峰驿站、秦巴风情园、醉美桑海、子午银滩),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石泉秦巴老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后柳镇),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城关镇、后柳镇、池河镇、熨斗镇、两河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后柳镇中坝村、饶峰镇胜利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9个(后柳镇中坝村、永红村、黄村坝村、熨斗镇先联村、池河镇五爱村、明星村、两河镇童关村、城关镇杨柳社区、饶峰镇胜利村)。2022年全县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28.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4.21亿元。

八、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出口0.55亿元,增长10%。

九、财政和金融

1-12月,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80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9万元,下降1.63%。全县税收收入完成96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38%,税收占比89.67%,其中:增值税下降11%;企业所得税下降23%;个人所得税增长34%;资源税下降8%;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17%;房产税增长48%;印花税下降58%;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74%;土地增值税增长72%;车船税增长3%;耕地占用税增长11%;契税下降9%。全县非税收入完成11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8%,占比10.33%。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8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9%。

1-12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805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15.64%;教育支出增长0.47%;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17.5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3.6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6.31%;节能环保支出下降27.38%;城乡社区支出增长52.24%;农林水支出增长14.07%;交通运输支出下降28.07%;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下降24.83%;粮油物资储备增长26.5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增长197.64%。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51512万元,增长173.92%。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2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比年初增加12.9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7%,比年初增加11.07亿元。存贷比为52.96%,比上年提高3.68个百分点。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共有小学16所(未含小学教学点23个),在校学生10655人;初中10所(其中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在校生5055人;全县学龄前儿童入学率98.69%,小学升学率100%,初中升学率98.44%。

全县共有高级中学2所,当年招生956人,毕业852人,在校学生2803人。2022年一本、二本上线人数927人,上线率66.9%,其中,双一流大学录取65人,同比增长40.9%,10余名学生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知名大学录取。

全县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所,当年招生449人,毕业人数649人,在校学生1207人。应届毕业生就业人数438人,应届毕业生升学人数210人,毕业学生就业升学率99.8%。

全县共有幼儿园18所(其中民办幼儿园4所),在园5355人。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100%,公办幼儿园占比达77.8%。

全年地方登记的科技成果共3项,其中制造业3项。

全年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3项,合同成交总额4096万元,同比增长15.38%。其中,技术转让合同22项,成交金额3946万元;技术服务合同1项,成交金额150万元。

全年专利授权量4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36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全年发明专利拥有量11件。全县拥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件,为石泉蚕丝。全年商标申请件数215件,注册件数181件,有效注册量1270件。

全县拥有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家,特种设备检验机构0家。

全县共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家,其中当年新认定3家;全县共有认定科技创新平台3个,其中当年新认定1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图书馆1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2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臧量151509册。文化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表演团体1个,表演场所5处,全年开展“戏曲进乡村”巡演88场次,文艺辅导79次。博物馆1个,收纳藏品359件,全年举办展览10次。

年末全县有广播电视台1座,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户终端数)18980户,其中县城用户3921户,各镇用户15059;本年新增用户70户。

全县拥有国家(县级)综合档案馆1个,馆藏76个全宗,馆藏资料17078册,馆藏档案34935卷、88241件。

全县拥有卫生健康机构20个,其中:医院7家(含民营4家),卫生院11家(中心卫生院8家、镇卫生院3家),卫生防疫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共有床位966张。有卫生人员131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73人(其中执业医师253人,执业助理医师43人,注册护士494人)。

全年通过培训命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84名,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日宣传、体育赛事、文体展演等主题活动20余场次。实施完成了迎丰九年制校舍改造项目等7个建设项目,投资实施恒大小学等5所学校设备采购项目14个;争取专项债项目资金4800万元启动城区幼儿园建设项目及职教中心新建技能培训中心项目。

全县体育彩票销售网点14个,专营店12个,占比85.7%。全年销售1724.7万元,比上年增长88.28%。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以上天数357天,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24微克/立方米,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157.2吨、氨氮排放量削减26.08吨、氮氧化物排放量削减28.349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5.662吨,空气质量进入国家达标城市前列。建成1个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和东北、西北、南部3个区域生活垃圾填埋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累计建成11个镇级污水处理厂、39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0%,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我县结合“321”基层治理模式,11个镇均建立标准化县镇联动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健全县镇村各类应急救援队伍210支,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对15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直接监管主体进行划分,消除监管漏洞盲区,全年共发生产安全事故0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8.05万人,其中,男性9.66万人,女性8.39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15:100。年末常住人口15.15万人,比上年减少0.6万人,出生率6.41‰,死亡率8.01‰,自然增长率-1.60‰,城镇化率48.34%。

据城乡住户调查数据显示,全年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5元,比上年增加1306元,增长6.6%。其中,工资性收入6274元,增长6.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9.7%;经营净收入6632元,增长6.5%,占比31.5%;财产净收入653元,增长5.3%,占比3.1%;转移净收入7496元,增长6.6%,占比35.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331元,比上年增加1623元,增长5.3%。其中,工资性收入8147元,增长5.7%;经营净收入12059元,增长5.1%;财产净收入1585元,增长5.0%;转移净收入10540元,增长5.2%。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42元,比上年增加905元,增长7.0%。其中,工资性收入5051元,增长7.1%;经营净收入3119元,增长6.9%;财产净收入62元,增长6.2%;转移净收入5510元,增长7.1%。

城乡收入比为2.35:1,较上年同期缩小0.04。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1202人,登记失业243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0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1%。

全年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8794人,比上年增加48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809人,比上年增加309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05074人;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9276人,其中,在职职工人数13737人,离退休人员人数5539人,扩面新增参保871人。

全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16059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115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7476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11443人。

截止年底,全县有城市低保对象1029人,农村低保对象8390人。现有敬老院17所,床位2034张。农村特困人员2523人,城市特困人员71人。全年城乡临时救助2185人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346人次。有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4141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2656人。全县共有孤残儿童1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16名,农村留守儿童17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