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县情> 旅游康养> 文化石泉>正文详情
索引号 xzfgzbmsqxrmzfbgs-GK-2023-2196 发布日期: 2023-04-19 08:09
来源 县融媒体中心
内容概述 西皮二黄,尽显古雕新韵,老树新花,细看汉调传承。每个周三下午,石泉县城关一小的舞蹈教室里,都会有稚嫩的声音,唱起汉调二黄。这是石泉县推动汉调二黄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石泉:汉调二黄进校园 乐享非遗共传承

西皮二黄,尽显古雕新韵,老树新花,细看汉调传承。每个周三下午,石泉县城关一小的舞蹈教室里,都会有稚嫩的声音,唱起汉调二黄。这是石泉县推动汉调二黄进校园的一个缩影。

下午学校延时服务时间,在石泉县城关第一小学的舞蹈教室里,已经学习汉调二黄两年的学生宋雨涵,给授课的刘老师表演起最近练习的成果。78岁的刘老师叫刘凤鸣,是石泉县汉调二黄非遗传承人,从事汉调二黄表演已有68年。相较于其他兴趣课,戏曲学习起来更加枯燥、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也正因为如此,刘凤鸣对每一次授课都格外认真,耐心细致地教学生汉调二黄的身段、手势、唱腔。

汉调二黄又称陕二黄、山二黄,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洛、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融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汉调二黄非遗传承人,刘凤鸣从2012年开始推动汉调二黄进校园,城关一小也组建汉调二黄社团,开设了汉调二黄相关课程。每周三下午两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学生们就会穿起戏服、梳妆描眉,学习汉调二黄。

如今,城关一小组建汉调二黄社团已经十二年,培养了一批有一批小传承人,许多传统曲目和新编汉剧被学生搬上了舞台。

现在,汉调二黄已经走进全县多所学校,看着孩子们用心的钻研、一遍遍模仿和从心底对汉调二黄的喜欢,刘凤鸣更加坚信汉调二黄这一非遗项目不会消失,只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更加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