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种植的不同作物,不同的土壤以及养分含量情况,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应用新肥料新技术,开展科学施药、绿色防控等,可有效减少农业污染。”癸卯兔年清明后,石泉县农业农村局在饶峰镇、喜河镇、熨斗镇开展的田间种植业技术培训时,该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干部刘大彦为现场参加培训的农户讲解化肥农药的科学使用方法。
认真抓好耕地污染防治。随着农村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种植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带来污染所产生的问题正逐步显现。春季农忙以来,该局农业技术推广站首先以熨斗镇双坪村、后柳镇汉阴沟村、饶峰镇金星村、城关镇雷兴村、喜河镇团结村五个村为重点开展试点示范,结合土壤类型、污染来源、污染情况、种植情况及农产品超标等情况,在水肥调控、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硫酸亚铁及硅肥、喷施叶面肥和喷施降镉剂等方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截至目前5个重点镇5个村发放有机肥440余吨,硫酸亚铁55.1余吨,硅肥24.3余吨,治理面积1587.37亩,有序推进安全利用类耕地治理工作。其次是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入户调查。在城关、池河、中池、饶峰、后柳、喜河六个镇六个村120户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情况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主要粮食作物的“五化利用”情况,掌握全县主要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措施。三是建立废旧农膜环境监测点。在中池镇堰坪村和城关镇丝银坝村,建立两处省级废旧农膜环境监测点,及时掌握当地农用薄膜使用范围、适用作物、使用种类、铺设方式、回收方法因地制宜调减作物覆膜面积并进行常态化管理。四是认真开展耕地环境监测点的监测工作。按照国家耕地环境监测定点要求,在曾溪镇联盟村,两河镇中心村,饶峰镇金星村,城关镇元岭村,池河镇五爱村和熨斗镇瓦子沟村建立了六个耕地质量监测点,长期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采样检测工作,检测土样和农产品60项次,耕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一是印发了《石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旱厕清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石泉县2023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全县旱厕进行了摸底调查,稳步推进厕所革命,一季度改造卫生厕所298户。二是积极谋划银杏坝村、水田坪村、云阳村等5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三是常态发挥4个区域垃圾处理场作用,以中池镇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为抓手,以点带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全面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四是全面启动18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石泉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及“两个示范”建设实施方案》正在积极送审当中,4月4日召开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观摩会,我县饶峰镇胜利村、城关镇丝银坝村观摩点得到了一致认可和好评。
全面排查畜禽粪污治理。抽调12名专业技术骨干对全县11个镇规模化养殖企业(场)及散养户开展了为期十五天的全面排查。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和座谈了解,全县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总体情况较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镇村主责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增强,日常监管作用发挥明显;二是中大型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比较完善,“三区分离”、“两道分开”布局规范,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三是县镇联动、齐抓共管作用显著,通过多年来的政策宣传和正确引导,绝大多数养殖户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能够做到立行立改。
农资市场监管及长江禁捕工作。一是开展了春节及两会期间农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和农资市场日常巡查。截至目前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人次,出去执法车辆10次,检查农资经营户73户,指导20余家经营户学习益伯农系统操作和种子网上备案,张贴新版的“禁限用农药名录”47份,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73份,发放购销台账20余份,发现问题24个,已整改10个;做好农药经营许可证换证宣传,下发换证通知20余份;二是持续开展禁捕水域常态化巡查,共开展日常巡查50次,夜间突击执法检查6次,清理销毁网具8幅,劝导规范垂钓5起;处理非法捕捞举报3起,处理预警平台信息6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