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slj/2023-0043 | 发布日期: | 2023-04-04 07:51 |
来源 | 石泉县水利局 | ||
内容概述 | 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夏季尤为严重,仅去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488.4亿元。同时,自然灾害对堤防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各省每年都会斥巨资专项用于修复受损堤防,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堤防设置可安全度汛。堤防灾害保险可赔付由于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投保堤防直接物质损坏或灭失以及产生的抢险施救、抢修的费用,随着堤防保险模式的探索创新,商业保险模式已经成为分担、转移堤防灾损修复压力和风险的有效解决途径。 |
提案人:李靖
内 容:
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风雹、干旱、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夏季尤为严重,仅去年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488.4亿元。同时,自然灾害对堤防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各省每年都会斥巨资专项用于修复受损堤防,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堤防设置可安全度汛。堤防灾害保险可赔付由于台风、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投保堤防直接物质损坏或灭失以及产生的抢险施救、抢修的费用,随着堤防保险模式的探索创新,商业保险模式已经成为分担、转移堤防灾损修复压力和风险的有效解决途径。
2018年福建全省、浙江部分地市前后试点开展堤防灾害保险,并取得一定成效。2018年4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开启堤防保险模式,引入商业保险模式开展灾损水利工程修复,将全省3300公里3—5级堤防统一纳入保险范围。福建省按照“统筹策划、统一投保、统一赔付”的方式,由省、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承担保费;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保险公司和保险费率;由各市县根据堤防工程现状、近年来灾损及投入修复经费使用情况等,确定是否参保和投保堤段。2018年4月末,浙江省温州市引入堤防灾害保险机制,给温州1234公里堤防配置风险保障约3亿元。引入这一保险机制后,温州市将破解此前堤防水毁修复事后补丁式被动应对、资金缺乏、修复资金拨付周期长、日常维护管理水平不够等4大痛点。
2012年由人民银行、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改革发展金融服务的意见》(银发〔2012〕51号),明确“鼓励保险公司开展水利保险,积极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
2012年四川、福建、河北、黑龙江、辽宁等各省份都陆续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均明确要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大力发展水利相关保险。
2021年8月31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健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机制的意见》,要求健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常态化机制,提高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水平。并鼓励政府对小型水库实行专业化管护模式,鼓励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小型水库运行管护。鼓励探索其他有效的管护模式,比如“小小联合”“工程保险”等,鼓励试行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
对策建议:建议我县通过购买堤防保险转嫁自然灾害对堤防设施造成的风险损失,并出台相关实施意见。通过引入保险模式,构筑三道防线。一是调动保险公司在汛中参与堤防巡查、堤情监控、堤灾预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及时消除堤防存在的安全隐患,形成灾害防控“第一道防线”。二是将年初全覆盖切块下达的财政支出转化为灾害点保险费的精准支出,可利用快速到位的保险资金对受损堤防进行抢修抢险,对重点环节和薄弱部分进行维修加固,及时消除堤防险情、减轻灾情,形成灾害防控“第二道防线”。三是形成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利益,推动保险公司自觉参与堤防信息化及物联网建设,做好日常服务,共同提升汛后堤防管理水平,构筑灾害防控“第三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