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池镇政府沿迎池路油菜花田驰车向北,到筷子铺村五组土桥沟驶入,曲径通幽处,有一片天然竹林,从河沙秀石中丛生而起,明媚三月,私语清风,共舞桃花,溪水潺潺,鸟鸣鱼跃,其乐无穷。林间斑驳的阳光洒入一处干净的农家乐小院里,两层五屋,一叟一狗,置身其中,步移景异,如人在画中游,时间的脚步也慢了……
中池镇筷子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在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晓华的组织下,正在竹林内外劳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迈出新的步伐。他们中有脱贫劳动力,正在就地取材,砍伐搬运竹竿,也有能人巧匠,三五个一组,正在编制竹栏杆;他们中有乡土泥水匠,正在砌翻花园,也有庄稼汉子,在播散绣球花种。太阳东升西落,光影变幻,每个劳动者的额头都渗出密汗,但每个人脸上也洋溢着踏实的笑容。
“我们这里依山傍水,天然条件多好。开发竹园烧烤、野地露营,正是因地制宜,前景可期……”,干活儿的村民陈立东说到。为推进“中池花海、魅力田园”以点串线、以面带片,筷子铺村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中池镇党委、政府与包联单位石泉农商行的指导和支持下,理清思路,奋进新征程扬帆再起航,定下2023年产业发展计划,其中“开发竹园烧烤、野地露营”就是三月工作内容之一。
目前,筷子铺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流转竹林、滩涂地、闲置农居共约3000平方米,现在追赶硬件设施和环境提升工作,预计可在3月下旬正式营运,竹林烧烤区日容客量可达百人。
筷子铺村以“抓党建、育能人、兴产业、扬新风、促振兴”作为工作思路,立足村情,创新运用好“三联”机制,立下基层组织坚强有力、集体经济发展净收益10万元以上、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近期目标。开年来,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山上有果色,推动天干寺果园建设,做好百亩蜂糖李管护。2月完成了蜂糖李技术培训,3月上旬完成天干寺产业路入口处水渠建设,下一步探索观光采摘路径;二是山下有稻香,夯实重点优质粮油示范基地建设,积极筹备市级农民丰收节。以村合作社为主体,全村发展优质水稻200亩,结合产业联盟,带动迎池河畔一线村庄发展优质水稻千亩以上,在“虾田稻米”品牌的基础上,贯彻“与朱鹮共生”的理念,打造优质“粮袋子”,努力实现集体经股份合作社优质稻米一项增收达到10万元;继续推广“玉米+大豆”双轮三作,实现一季田收两季粮,提高粮食产量;装好“油瓶子”,已发展油菜种植400亩,金色花海正初绽放,为中池花海奉献筷子铺村力量。三是林间有特色,发展七彩花生50亩,中药材试种30亩,与秋田农业合作、石泉县山有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资源联享。四是水中有虾蟹,发展新型水产养殖,发挥“村企合作”,继续巩固旭兴元水产养殖公司发展小龙虾、大闸蟹养殖规模70亩,发展稻虾共育,休闲垂钓。五是溪旁有欢声,复盘自然、人文景观,挖掘旅游热点。2月推动清代徽派建筑汪氏花屋项目复工,3月开辟竹园烧烤、溪边游乐,计划4月建设一二组生态护岸观光步道。六是天边见牛羊,强党建引领,育乡村能人。通过发展本村养羊、牛大户进支委班子,强化党员“双带”作用发挥。在成功创建2022年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的基础上,计划再蓄力,带动就业14人,新投入200万,用于扩大圈舍建设,饲料加工、果园建设,以实现羊粪便综合利用,达年产值百万,走绿色生态“羊-果-游”综合开发模式。
山上有果色、山下有稻香、林间有特色、水中有虾蟹、溪旁有欢声、天边见牛羊,筷子铺村正积极参加中池镇“村村大竞赛,处处摆战场”的生产活动,在巩固衔接的路上,奋发绘就一副乡村振兴的“富春山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