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xzfgzbmsqxrmzfbgs/2023-0925 公开日期: 2023-02-28 14:26
来源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内容概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及要求,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在实处、走在前列。现将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石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及要求,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以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落在实处、走在前列。现将法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和工作成效

(一)深入研究部署落实,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多次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县政府党组会、全县工作推进会等会议上安排研究全县法治建设相关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制定完善了县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议事规则,出台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则和目录管理规则,坚持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县政府法律顾问全程列席县政府重要会议,确保县政府各项决策做到规范、务实、高效。县政府办公室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和县政府督查范围,及时研究解决政务公开、风险防范化解、防范处置非法集资等业务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切实落实法治政建设各项工作任务。

(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不断增强。一是依法推进信息公开。制定印发《石泉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2022年)》《石泉县新增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2022年)》等系列文件,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要点、部门职责、公开内容及公开要求。督促各单位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依法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同时,认真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对257件涉及公共利益、社会广泛关注的建议提案办理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县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升级改造,实现门户网站与陕西政务服务网(石泉)互连,大力推进安康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上线应用,及时公开本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按照“三级四同”标准实行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颗粒化”管理和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完成陕西省中控平台县级1773项政务服务事项对外公示信息梳理公布,推进线上“一网通办”,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率超过96%,政务服务事项时限压减比例达81.57%、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5.57%、即办事项占比60.1%、网上可办率95.43%。三是规范政府信息管理。印发《关于规范政务新媒体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规范政务新媒体平台开办、运营、注销等流程,严格落实政务新媒体周巡查、季普查制度,促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今年以来,发布政务新媒体周检查通报38次,对2个账号管理不规范的部门分管领导和负责人予以提醒谈话。

(三)依法履行行政职能,促进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依托处非工作领导小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两非”、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金融放贷”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之以恒妥善化解金融风险。一是持续抓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实施。按照省、市处非工作统一部署,对县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明确由县政府办作为属地牵头部门,下设综合协调组、案件办理协调组、行政处置组、信访维稳组、宣传教育组、监督执纪组6个工作组,按照“一办六组”工作模式,全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风险,构建完善防范处置体系。二是加强地方金融组织合规监管。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条例》,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地方金融组织合规经营、涉众集资风险、违规收费、金融放贷等专项检查,充分利用“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日常监管、报表审核、数据分析等方式,全方位加强对地方金融组织放贷业务监管。三是依法依规做好案件处置化解。持续开展涉非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定期召开涉非案件研判会议,根据案件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印发案件应对处置工作方案,成立处置工作专班,有序推进侦诉审、资产处置、资金清退、信访维稳以及舆情监测等处置工作。

(四)强化普法宣传,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一是加强干部普法培训。通过县政府机关党组会议、全体干部会议、党支部会议组织学习民法典、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营商环境、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监管以及党纪党规等各方面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参加省市县执法业务培训、学法用法考试,将自主学与集中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法律知识储备,提高法治能力素养。二是强化行业普法宣传。通过采取集中宣传、走访入户、户外宣传、知识讲座等方式,利用发放宣传资料、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短信推送、微信公众号推介、拍摄推送公益短视频等载体,多方位、多角度地组织各镇、各相关部门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无线电管理等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30余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2000余份,推送公益短信89000余条,推动了《民法典》《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无线电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向基层群众普及,积极营造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入群众普法宣传。结合支部共驻共建工作,动员办公室党员干部到红岩社区走访入户,驻村工作队、交友帮扶干部到良田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院坝会、小组会以及入户宣传等形式,积极向村(社区)群众宣传平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安全生产、电信诈骗等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切实打通法治宣传教育“最后一公里”。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在法治建设工作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法治观念还待增强。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深研细钻不深,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还待提升。二是普法宣传还需深入。政务公开、防范非法集资、金融知识、无线电管理等法律法规宣传未完全覆盖,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强,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较为薄弱。三是执法合力还待增强。县金融和处非执法体系建设上还处于摸索阶段,专业机构和人员力量不足,现有的执法体系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不断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定期开展领导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法律法规的更新解读,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办公室统筹谋划和参谋助手作用,对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提前介入,及时调查研究,切实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全面落实法治建设任务。针对政府办事务千头万绪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实际,建立和完善法治建设责任机制,夯实班子成员和股室工作责任,切实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大力开展制度化、常态化、多样化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坚持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五公开”,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三)完善处非综合执法体系。认真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等法规,加强处非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履行处非执法职能,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公开机制,对行政执法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执法行为全过程可回溯管理,全力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推进依法规范文明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