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zssydwsqxzsfwzx/2023-0004 | 公开日期: | 2023-02-27 10:41 |
来源 | 石泉县招商服务中心 | ||
内容概述 | 为全面贯彻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提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质量,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常态开展,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招商服务中心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
为全面贯彻落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效提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质量,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础,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常态开展,促进依法行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招商服务中心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责任落实。为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我中心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形成一把手统抓,分管领导负责,各部室联动,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我中心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党组书记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及时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切实把依法行政及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
二、落实法治要求,规范服务效能。一是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度。由我中心负责起草或修订的规范性文件,办公室做到广泛征求社会群体意见并及时报县司法局审查,保证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2022年,我中心及时对我县2017年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广泛征求意见后,提交政府常务会及县委常委会审定。二是全面落实招商引资合同法律审查制度。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将落实法律顾问制度与实行招商引资合同法律审查制度相结合,凡是以政府名义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坚持必经法律顾问审查,坚决杜绝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发生。
三、运用法治思维,坚持依法行政。一是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依法签订招商合同。与投资方坚持在自愿互信、尊重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签订招商引资协议书,协议严格按照《招商引资框架协议》和《招商引资协议》两份协议范本签订,确保合同条款合法合规。二是严格门槛准入,招引合法项目。坚持以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开展依法招商,对于意向客商,为防止出现虚假或错误信息,及时安排办公室业务人员利用天眼查、官方网站等平台,并通过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了解投资企业的具体情况。同时,新成立石泉县招商引资项目审查委员会,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讨论,严格企业准入条件,源头拒绝引入非法企业。2022年度上报招商引资项目119个,其中新建项目109个,续建项目10个,新建续建项目合计总投资240.56亿元,到位资金149.06亿元,完成市考指标内资任务119.57%。
四、提升诚信服务,坚持依法代办。一是按照招商引资项目“最优服务,最快服务”的要求,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一条龙”优质服务,提升代办服务效率,推动招商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全年依法为企业全程领办、帮办、代办相关审批手续50余件,提供政策咨询430余次,依法受理、处理市场主体反映的困难和问题30件,所有代办事项、解决企业诉求方式及过程均符合相关程序和法治要求。二是严格根据招商引资合同约定,全面履行承诺,坚决杜绝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现违约失信行为。及时落实企业入驻工业园区厂房减免补助政策,协调落实安康安普诺科技有限公司、深鲨控股集团、石泉县大酒店有限公司、后柳水栖康养项目奖补资金共计898.43万元。
五、坚持教学并举,全面提升素养。为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常态,我中心狠抓干部法治学习教育。一是完善学法机制。制定下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方案和年度学习计划,明确年度重点学法内容;二是多种方式学法。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学、组织干部集中学、线上线下结合学、知识测试检测学等多种学习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全年组织党组中心组学法5次,全体干部集中学法10次,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测试2次,观看庭审直播1次,开展民法典宣讲1次。
六、坚持多措并举,强化普法宣传。一是全面落实普法责任制,结合社会热点,面向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参与开展各类主题鲜明、重点突出的集中法治宣传活动2次;二是扎实开展法律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以乡村振兴、共驻共建、包联企业等工作为契机,深入社区、包联村、企业进行宣传,引导群众了解化解矛盾纠纷的法律途径和法律常识,引导企业依法安全生产。全年为联建社区、包联村、企业共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400余份;三是落实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积极开展新媒体公益普法,充分利用官微、官博等新媒体,通过图说、资料链接、微视频等多种干部群众易于接受的形式,利用新媒体普法15次,广泛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及重要法律法规,实现网上网下共享、线上线下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