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胡松:扎根基层 服务“三农”

时间:2023-02-16 08:52作者:佚名源自:县融媒体中心

在石泉县农村,许多农民都认识胡松。他每年下乡200天以上,足迹遍及全县各村,与农业、农民、农业科技结下不解之缘。胡松说,不论是作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还是人大代表,全心全意服务“三农”都是他永远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立春过后,乍暖还寒,胡松和农技人员来到中池镇油菜种植基地,仔细查看墒情和油菜生长情况,针对暖冬、近期昼夜低温和干旱少雨不利影响,指导农户做好油菜管护工作。

石泉县中池镇东沙河村村民 陈立军:(胡松)经常下来指导,看看有没有病害虫,油菜什么时候该施肥,什么时候该管理,那些技术指导、籽种、肥料他们都给我提供。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参加工作以来,胡松始终怀揣着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赤诚之心,积极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努力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陕西省人大代表、石泉县人大代表 胡松: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那么作为农业人,我们在农业工作中,首先要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实现技术服务全覆盖,同时我们要良种良法良机配套,不断的提高产业的效益。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人才是关键。胡松了解到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年龄老化、专业人才缺乏,于是立即整理资料,就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陕西省人大代表、石泉县人大代表 胡松:在两会上针对这个问题我提了一个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的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应,也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我们现在已经外聘了一部分外聘技术员,解决当前产业发展缺技术(人员)的问题。

预制菜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市场餐桌,贯穿了现代农业、食品制造业及餐饮服务业,产业链条长、市场容量大、拉动作用明显。近年来,石泉县聚力建设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区,引进培育壮大菜字头、自嗨锅、王小余、柏盛魔芋、正兴黄花菜等头部企业,实现年产值54.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预制菜产业基地5万亩。但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争取更大支持,当选省人大代表后,胡松又积极在省人代会上提交建议。

陕西省人大代表、石泉县人大代表 胡松:一是基地建设,二是科研投入,三是产业集群的打造,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希望从省级层面从项目资金来进行支持,同时针对我们陕南山区发展富硒特色产业,可以试点先行,试点示范,推动我们陕南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政策排忧解难、用行动温暖民心。30年来,胡松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科学技术奖等奖项的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通过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为石泉县农业进步、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