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做好今冬明春产业发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喜河镇坚持党建引领,抢抓当前产业发展有利时机,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来年产业振兴谋篇布局。
聚焦产业布局,提前谋划部署。成立以包片领导为组长,农综站干部及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将产业发展任务细化到村,工作责任明确到人。全镇19个村(社区)党支部通过召开院坝会、小组会议、村民大会等形式,与村民共同商议今冬明春产业发展规划,通过组织村“两委”、网格员干部入户走访对产业大户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及时更新产业发展台账。据悉,新喜村计划加大中蜂养殖规模,新建中蜂养殖钢架厂房120㎡;晨光村计划以“六小工程”为抓手,持续巩固星级社区创建成果;大雁村计划由集体经济组织在村域内建成400亩有机稻田,预计年产有机大米28万斤左右。
聚焦特色产业,打造发展样板。紧紧围绕“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战略定位,坚定发展“茶、桑、畜”三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中药材、养蜂、魔芋、渔业、核桃”五大特色产业,集中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确保每村至少有一项适度规模产业示范园。截至今年年底,全镇完成玉米大豆复合种植2125.15亩,新建桑园150亩,新发展黄花菜120亩,新发展魔芋种植401亩,种植烤烟600余亩,种植各类蔬菜2000余亩,管护提升中药材250亩。计划从明年开始,持续坚持“一村一品一园区”的发展思路,加大双沟、蔡河烤烟基地建设,扶持双沟、长阳、福星蚕桑产业发展,稳步提升双沟小蚕共育点共育技术,同时加大蔬菜、中药材、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力度。
聚焦项目投资,强化品牌效应。截至今年年底,共实施产业发展提升项目7个825.38万元,其中实施档山村高标准茶园建设项目1个120万元,实施喜河村壮大集体经济产业发展项目1个50万元,实施奎星村基本农田配套项目1个50万元,分别实施长阳村、长顺村、奎星村、树林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个605.38万元。计划明年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投入,着力打造“山水田园、康居乡村”为主题的茶旅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农旅融合新样板,擦亮喜河“旅游名片”。
聚焦党建引领,突出村社合一。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探索“组织搭台、村企唱戏、群众受益”发展模式,筑牢强村富民组织堡垒,打造村社合一发展模式。全面推行以“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发展模式,强化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和培养,加大技术指导,激发内生动力,同时,积极召开村民大会、党员会议,充分征求党员、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见和建议,选派村“两委”成员、农村致富能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员外出培训和考察,借鉴学习其他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增强群众发展信心,切实发挥决策共商的积极作用。
聚焦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邀请县林业局的农技专家定期到村开设培训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的形式,促使村民进一步掌握产业发展技术要领。针对农产品销售问题,各村党支部大力扶植合作社建设,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纽带,加强与实力企业相互协作,签订订单,全力做好农业产业保障工作,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能增收。同时,积极探索“党建+电商”发展模式,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方式乘互联网“东风”,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