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池河镇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为目标,扎实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围绕“五抓五促”全面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擦亮农旅文化新名片。
抓基础促设施配套。进一步优化设置党群综合服务窗口,加快推进“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工作,完善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功能。大力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目前全镇13个村,2个社区均已建立文化活动广场和农家书屋,文体健身器材配备完善,满足了群众的文化活动需要。
抓特色促内涵提升。紧紧围绕池河镇蚕桑旅游文化,大力发展“蚕桑+”特色产业,不断推动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三产融合,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推广富硒蚕桑宴、桑葚采摘、研学旅游、精品特色民宿等,打响池河金蚕小镇名声,不断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抓整治促环境美化。结合近期疫情防控、安全生产、防返贫监测等重点工作,全体镇村干部下沉一线,带头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对农户门前三堆五乱及二级路沿线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对不履行村规民约和环境卫生的个人在道德评议红黑榜进行曝光,并组织群众常常对好人好事评一评、对坏人坏事论一论、营造见贤思齐、向上向善的浓厚氛围。
抓共建促民风文明。强化价值理念宣传,利用文化墙、大喇叭、院坝会、魅力池河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人物评比,表彰先进,引导全镇干部群众形成优良的价值导向;推行爱心超市积分制度,通过积分兑换小礼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抓产业促多元增收。坚持把产业特色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要求,大力发展明星村蚕桑、顺风村香脆李、柏安村黑猪、良田村有机大米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农旅融合”全链条,发展“一盘棋”格局,通过特色种植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带动群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