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加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石泉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自然资源禀赋为定位,搭载全域旅游顺风车,强化要素保障,健全产业体系,凝聚发展合力,立足县域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等优势资源,打出特色优质、农旅融合发展、多元发展“三张牌”,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立足生态资源禀赋,规划引领培育特色优质产业牌。全县立足地理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禀赋,对产业发展进行系统化规划布局,确定了“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将全县划定为东部蚕桑文化体验区、西部休闲农业示范区、南部汉江生态旅游区、北部森林康养聚集区。各镇根据区划定位,按照盘活存量、提升现量、培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结合“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的发展思路,将传统和特色相结合,打造以传统水稻种植为基础的绿色有机特色水稻品牌等方式,厚植生态优势,提升产品品质,坚持特色和优质相结合,走出一条以质取胜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立足全域旅游基础,提升品牌做大农旅融合发展牌。全县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建成国家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特色名镇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省级旅游示范村9个,全县形成了“一心、四区、多点”全域旅游格局。结合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创建知名地域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形成品种多样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符合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生产体系、品牌体系、经营体系,把生态环境资源与发展特色产业、优质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形成效果更好、质量更优、协同更紧密的农旅融合发展新业态。
立足经营主体培育,强化带动做优产业多元发展牌。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坚持“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大户+千家万户”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经营主体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群众稳稳“镶嵌”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一些体量大、质态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来石投资,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推动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协同发展,在资源整合、要素聚集、功能集合、政策集成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形成功能健全、体系完备的产业链条,建设独具特色的富硒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多元发展。
全县累计培育农业园区116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产业联合体8家,省市级家庭农场38家、市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17个,培育10个农旅融合示范区,培育技能型高素质职业农民945人。“石泉桑蚕茧”“石泉黄花菜”取得国家地标产品认证,9个农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石泉经开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成功创建为“2020年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五大龙头企业先后创建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增收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