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池镇堰坪村与中池镇政府隔河相望,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有耕地2300余亩、林地1.1万余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农村常住户籍人口361户1173人,属石泉县乡村振兴示范村。近年来,堰坪村通过“党支部+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农户”模式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提升。
党建引领,谋划发展新路。强化头雁领航,堰坪村党支部书记叶友兵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带领支部班子5人,构建“党支部+党小组+骨干党员”工作体系,常态化下村入户遍访群众,征求意见,谋求思路。找准发展方向,结合本村市级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引入蔬菜种植企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理念,带动三十余户农户种植羊肚菌、大蒜、草莓、贝贝瓜、大棚芹菜,解决20余名脱贫户的就业问题,累计为农户增收5万余元。盯紧任务目标,结合稳粮扩豆任务,通过集体合作社带动作用,完成玉米大豆套种186亩,大豆扩种265.2亩,种植油菜400亩,种植优质水稻70亩。凝聚发展合力,让乡贤参与村社会治理、村“两委”中心工作,形成“村“两委”+乡贤+社会维稳”治理模式,通过“321”治理体系,协调土地流转、蔬菜粮油种植,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典型带动,培育壮大产业。抢抓机遇,引进市场主体。村党支部抢抓“归雁经济”政策机遇,通过“雁归”计划引进产业能人陈向阳回乡,创办了绿园家庭农场,通过与收购公司签订深度合作协议,种植20亩玫瑰园,50亩观光茶园、50亩腊梅园,实现技术、销售渠道共享,年分红可达5万元。整合资源,壮大产业。通过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带动周围农户150余人就近务工,土地流转230余户,人均增收2000元,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2022年预计增收40余万元。深度融合,持续推进。利用“中池花海”旅游景区、农耕技艺、农产品采摘等活动让游客“玩花海、赏花景、品花茶、住花屋、购花果”,充分体验花海魅力及农事乐趣,全力推进农旅融合,从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中池核心区农民增收。
绿色赋能,扮靓美丽乡村。堰坪村紧紧围绕“两山示范县”建设和“三新中池”发展目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坚持支部带动党员、党员带动群众,村“两委”率先垂范,党员群众倾力参与,整治郭家坝及“中池花海”景区沿线人居环境,秉持“环境为王”的理念,助中池镇创建镇域垃圾治理试点镇的契机,以点带面。在点上,为庭院加修金属围栏300余米,新修马头墙道路护栏1500余米,种植花带800余米。从面上,聚焦垃圾分类,修建4色垃圾亭2个,发放3色垃圾桶20余套,建成1个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地点,通过制定垃圾分类办法、入户宣传、积分奖励等方式,逐步让村民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使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风正劲足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下一步,堰坪村将严格按照“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农旅融合为抓手,以经济腾飞为目标”的总体思路,树立新型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壮大农旅支柱产业,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让堰坪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变成“经济强、农民富、生活好、形象美、社会安”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