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媒体关注>正文详情

凝聚共治力量 延伸服务触角——石泉县委书记陈莲谈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区域联建共同体”

时间:2022-09-21 16:22作者:佚名源自:陕西日报

作为山区县,石泉县城市建设起步晚、底子薄。如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高效能治理,让广大群众在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摆在石泉县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和现实课题。

问题如何破解?9月9日,在采访中,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介绍,石泉县聚焦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探索推行“三共六制双考”互联互动工作机制,构建起为城市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的城市基层党建“区域联建共同体”,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三共”融合联动构建“区域一体化”格局

“城市基层党建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工程,实现区域联动、构建一体化格局有利于走出党组织、行业等‘局部齿轮’难以紧密咬合的困境,切实解决各领域各自为战的问题。”陈莲说。

据介绍,石泉县坚持纵向联抓、平台共建,横向联建、事务共治,系统联动、成果共享“三共”工作思路。在纵向联抓方面,石泉县建立县、镇、社区三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委总体谋划、资源整合,镇党委沟通协调、统筹推进,社区党组织组织动员、服务管理。今年以来,石泉县先后召开联席会议4次,及时解决治理难题47项。

在横向联建方面,石泉县把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作为联结辖区内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轴心”,推动单位行业系统所属的95个党组织及2178名在职党员下沉到社区,变“各自为战”为“系统共治”,使得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在系统联动方面,石泉县把“共驻共建”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任务,发挥镇、社区两级党组织引领作用,聚合社区内机关、学校、医院、国企、“两新”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力量,推动各类服务资源系统整合、高效共享。

陈莲介绍,石泉县还把新就业群体纳入城市基层党建范畴,深入挖掘快递、物流、电商等新业态企业在城市治理中的巨大潜能,引导其主动融入社区中心任务,共同推动落实。

“六制”联动建强多元高效服务群众机制

“面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仅仅依靠镇、社区干部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们亟须有服务群众的‘合伙人’,不断凝聚各方共治力量,延伸服务触角。”陈莲说。

陈莲介绍,石泉县针对城市行业系统单位多、新兴领域多、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多等特点,探索建立“文化引领、治安防控、法律服务、矛盾调处、民生保障、居民自治”六项机制,落实落细书记民情“三本账”、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等制度,以此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通过整合社区内行业系统党员志愿服务力量,石泉县建成与六项机制匹配的六支志愿服务队,从心理疏导岗、交通劝导岗、法律援助岗、矛盾纠纷调解岗到认领“微心愿”,让辖区内行业系统单位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结合自身特长在社区找到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石泉县形成了95份共建清单、285个联建任务,开展各类志愿服务810余次,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诉求600余件,实现居民“微心愿”420件,极大提高了城市的“颜值”和居民群众安居乐业指数。

“双考”保障构筑共建共治“同心圆”

怎样保障城市基层党建与行业单位党建互联互动?石泉县坚持单位行业系统与属地党组织党建“双向考核”,县委将行业系统单位参与共驻共建情况作为单位党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行业系统单位党员参与社区共驻共建情况作为党员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石泉县通过双向监督、双向评价,倒逼各行业单位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2021年度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中,25人被评为“好”等次,12人为“较好”等次,奖优罚劣导向鲜明,激发出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新活力。

陈莲表示,石泉县将持续延伸城市党建工作触角,以城市基层党建的“公转”,带动各领域党建的“自转”,推进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从而为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刘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