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xzfgzbmsqxlyj/2022-0045 | 公开日期: | 2022-07-27 19:02 |
来源 | 石泉县林业局 | ||
内容概述 | 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9号建议的复函 |
类别:A
签发人:谢小东
关于对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69号建议的复函
李怀群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特色林果经济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突出林果产业的绿色生态化、生产标准化,构建“一村一品”的林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支撑、新型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引领带动的现代林业发展之路。
一、发展现状
截止2021年底,全县累计发展特色林果14.26万亩,年产量3688吨,年产值1.06亿元,全县累计建成市级林业示范园区3个、县级林业示范园区8个、千亩林果示范村4个,通过巩固基地、提质增效、打造品牌、壮大龙头等多种措施,促进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二、采取的措施
(一)抓宣传引导,营造发展氛围。采取参观学习、专家讲学、经验介绍等多种措施,宣传特色林果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因势利导,大造声势,增强了广大群众发展特色林果产业的信心。
(二)抓典型示范,引领发展方向。坚持突出特色抓园区、建基地,以发展林果专业村为重点,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培育经济效益明显的示范园(点),形成了“镇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户有示范田”的发展格局。
(三)抓政策扶持,激发发展活力。为了鼓励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特色林果种植,县林业局积极争取第二轮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私营业主投资特色林果种植,推动了林果生产基地面积的扩大。
(四)抓技术服务,强化科技支撑。一是县林业部门把科技支撑作为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促进生产实用技术的普及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二是林业部门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使林果科技宣传到村组,实用技术培训到户,切实提高了林农的自我发展能力,解决服务林农“最后一公里”问题。
(五)抓品牌培育,完善产销体系。通过注册林果商标、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培育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动员流通能人、公司、合作社积极参与果品流通,加强与外地收购客商的对接和联系,解决果品“买难”问题。
三、特色亮点
(一)特色林果生产标准化程度逐渐提高,主体带动不断增强。全县形成以核桃、李子、樱桃、枇杷等为主的特色林果发展格局。城关镇双桥村(原井岗村)杨兴刚李子示范点,规划设计完整、各类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落实到位,推行增施有机肥、规范化修剪、新材料应用、宽行距密株距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生产的蜂糖李果大脆甜、品质优良。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李子知名度有了大幅度提升,将传统销售与电商结合,产品畅销省内外,对全县林果产业已经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二)林果产业与文旅产业逐步融合发展。随着林果产业的发展和生态功能的不断显现,林果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日趋紧密,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观。城关镇杨柳水保示范园将林果发展与休闲观光旅游融合,将农事体验区、休闲观光区、特色美食等融合发展,吸引游客踏青、垂钓、赏景、品尝美食,打造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的庭院美景,促进了农家美食、农家乐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收入大幅提高。
四、存在问题
(一)投入不足,发展后劲不强。近几年果品供需矛盾突出、市场价格低迷,农户发展经济林果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足,重栽轻管现象比较普遍,林果面积保存难度大,果品质量差,品牌优势没能显现,加工销售渠道不畅通,影响了产业持续发展。
(二)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支撑能力弱。县林业技术推广站编制少,技术力量严重不足;镇农综站技术人员不固定,或因兼职过多无暇顾及林果技术服务;县镇村组四级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十分有限的技术力量很难在生产上给予农民群众指导服务,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和林农对林果科技的需求。林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空白。
(三)耕地保护政策成为限制因素。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和《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所以用于发展特色林果的耕地不足。
五、对策建议
根据我县林果业发展现状以及实际需求对应的推出扶持政策,为林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具体可从资金方面、技术方面和政策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
(一)政府引导
通过政府引导和大力宣传,解决农民该种什么,在哪儿种的问题。我县林果产业缺少品牌效应和特色,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高,知名度较低,难以与大品牌竞争,同时,有的镇村种植和销售较分散、发展规模较小,果品售卖比较被动,虽然生产出来的部分果品品质较好,很受市场欢迎,但无法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整体的经济效益依然较低。
(二)土地支持
按照国家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的要求,推行实物计价、探索土地经营权先股后转、结合乡村振兴整体推进等形式,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确保土地“流得出、稳得住、有效益”。
(三)资金帮扶
县政府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争取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等办法,支持林果产业发展。
1、林业部门积极争取项目。一是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项目,获得种苗支持及资金补助;二是通过经济林管护提升项目,来争取国家在除草、施肥、病虫防治、整形修剪等科学综管方面的项目支撑。
2、县政府统筹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解决林果产业建设资金需求,推进林果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轨道发展。
3、获得银行、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
4、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私营业主投资特色林果种植。
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林果产业发展质量。通过林果商标注册、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等工作,提高市场知名度,推动林果标准化、专业化种植水平,确保果品产得出、销得好。购置果品质量检测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促进林果产业向生态、绿色方向发展。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发展能力。加大政策扶持和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林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果品销售等龙头企业,探索推行“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增强龙头企业带动林果产业发展的能力。
(四)技术支撑
1、根据现代林果业建设要求,结合各果园地理条件、规模、产业内容、基础配套等指标,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会同镇村干部和林农(业主)探讨确认,形成初步规划方案,经相关部门审定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文本,指导各林果园高标准开展各项内容建设。
2、积极开展林果栽培技术培训,邀请专家、企业家、技术能手讲座授课,组织林农(业主)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提高林农(业主)科技水平、提升管理理念、增强经营能力,满足林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科级领导、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实行蹲点包抓、跟踪服务。密切同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支持与协作。
3、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服务体系和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每个镇配备专职林业技术人员1-2名,做到岗位明确、人员固定;健全村一级服务机构,每个村建立一个技术服务站,每个林果产业重点村组聘用1-2名兼职技术员,真正建立起县、镇、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
4、加大宣传推介,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效应。积极参加省农高会等各类宣传展销活动,提升宣传推介力度。制作宣传册,设立醒目宣传牌。并通过网络、公众微信、朋友圈、移动媒体等广泛宣传石泉林果品牌,增强石泉林果的知名度、消费者的认可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走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依托全域旅游的发展机遇,把林果与旅游有机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推广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以此拓宽林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联系单位及电话:彭军 13772971107
石泉县林业局
2022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