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糖李,果如其名,果肉橙黄,味道甜如蜂蜜,以其独一无二的品质深受群众喜欢。近期,熨斗镇刘家湾村的蜂糖李进入了初次挂果采摘季节。
走进刘家湾村蜂糖李果园,周围群山环绕,环境宜人。果园里,一颗颗蜂糖李缀满枝头,散发出清香甜蜜的果香。
“我们刘家湾的李子又大又甜,味道非常好,快来尝几个,你们肯定喜欢”,正在李树下摘果的袁大姐热情地说道。
蜂糖李是目前已知的李子品种里甜度最高的,耐储存、清脆爽口,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蜂糖李确实很甜,但是到底有多甜,得用数据说话,让我们看看甜度测评结果,咦,看到了吗?甜度达到22了”刘家湾村大学生庞莎丽握着手上的甜度检测仪自豪地说道。
2018年,熨斗镇积极号召有能力的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发展。刘家湾村积极行动,发挥自身自然条件优势,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做出了动员群众种植果树的决定。当时在外务工的袁召军便积极响应号召,回到了家乡。返乡后的袁召军认为既然要发展,那就要发展不一样的产业,于是就想到了种植味道独特,市场前景好的蜂糖李。为此,在镇政府的安排下,袁召军特意去了“蜂糖李之乡”四川茂县考察学习。
“去了四川茂县考察后,觉得我们这里海拔和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蜂糖李,所以我就下定决心发展这个产业”,袁召军说。
在得知刘家湾村的地理环境和土质种植蜂糖李没问题,当年,袁召军就牵头成立了刘家湾村从众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了180亩蜂糖李。4年过去了,蜂糖李树从当初的小树苗长成了大树,在2022年迎来了首次挂果,这让忙碌4年的袁召军格外开心。
据悉,由于今年是该村蜂糖李的第一次挂果,所以每棵树最多只有7斤左右,预计总产量大概在2万余斤。而等到蜂糖李丰产后,每棵树将控制蜂糖李挂果量在10斤左右。
袁召军一直说自己是土生土长刘家湾村人,回来种植果树,一方面是看到村里很多人年纪大了,不能外出务工,就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带动大家增收,另一方面,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惠农政策非常到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目前,在从众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务工的村民就有10个,每年劳务支出在6万元左右。
“我在合作社干活,一年收入近万元,还能照顾家庭,做自家的农活,还是比较满意的。”刘家湾村村民老刘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刘家湾村已建成冷库一处,采摘后的蜂糖李直接送到冷库保存。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打造蜂糖李精品水果品牌,做大做优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陈美英介绍道。
“在蜂糖李种植之初,我们就与外边的公司签订了销售订单,加之建有冷库,销售方面压力不是太大,我非常有信心把蜂糖李产业发展好,并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最终让蜂糖李走出熨斗,走出石泉。”袁召军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熨斗镇抢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机遇,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吸引在外能人返乡发展,全面贯彻“归雁经济”政策措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将乡村振兴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