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各镇快讯>正文详情

中池镇:复垦撂荒地 为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2-06-24 14:52作者:李岩源自:中池镇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更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住耕地红线,才能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近日来,走在中池镇的山间小路上,处处都能听到“轰隆隆、突突突”的声音,这正是各种农机在开荒垦荒的声音。今年以来,为切实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中池镇通过引导群众、集体兜底、技术指导等方式,扎实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

激发主动性,引导群众复垦复种添“动力”。自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中池镇第一时间组织全体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摸排全镇撂荒耕地基础数据,建立数据台账,根据台账将具体撂荒地块复垦复种责任落实到专人,通过微信推送、入户宣讲、发放倡议书、告知书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惠农政策、产业扶持政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充分调动群众复垦复种撂荒地的积极性。

灵活多样性,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加“马力”。撂荒耕地要重新耕作该怎么复垦,复垦了之后应该种什么、栽什么?这是复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中池镇农综站积极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农户,通过现场指导、召开技术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为农户、为大户、为村集体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各村党支部利用农民夜校集中学习的机会,为农户讲解农业生产技术,为群众发展产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全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助力产业振兴。

探索新路径,推行集体流转经营增“活力”。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仅靠群众自身复垦复种效果甚微怎么办?中池镇探索在农村“三变”改革上做文章、下功夫,让资源变资产,让农民变股东,将无能力复垦复种农户的撂荒地由村集体经济统一流转统筹利用,高山上种玉米、扩大豆,山下鱼虾稻共育,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在堰坪村莲花山上,连片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基地里,村干部带着十余名村民正在玉米地里“点黄豆”,一位村民这样说道:“我家里原来撂荒了七八亩土地,因年纪大了自己种不了那么多,现在好了,村上都把我家撂荒的土地都流转去了,不仅每年能收到租金,我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一举两得。”目前,作为农旅融合示范村的堰坪村集体正在探索整治撂荒地与旅游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径,让撂荒地“变废为宝”,成为致富增收、端牢饭碗的“新武器”。

据悉,仅2022年上半年,中池镇复垦复种撂荒耕地面积就达850余亩。下一步,随着撂荒地整治工作的不断铺开,中池镇全面完成闲置土地资源再利用,带动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打开农旅融合模式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