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石泉县两河镇人民政府关于两河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zzfsqxlhz/2022-0013 公开目录: 信息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石泉县两河镇人民政府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成文日期: 2021年10月20日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10-20 15:37
内容概述 两河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石泉县两河镇人民政府关于两河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2021年10月18日两河镇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两河镇人民政府镇长人选 李扬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两河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为艰难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宏观经济下滑影响,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来安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迎难而上,以干克难,圆满地完成了镇第十九届人大八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我们牢固树立“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防控意识,严格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体要求,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全体镇村干部、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志愿者等放弃春节团聚,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社会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7.1万元;全镇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共战疫情,全方位构筑起严防严控、群防群控、抗击疫情、护佑生命的“铜墙铁壁”。历经3个多月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镇疫情防控取得“双零”战果,出色地完成了石泉“西大门”防控任务,为全县疫情防控贡献了两河力量,受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通报表彰。在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严格落实“镇村干部+村医+网格员”防控体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主要经济指标稳中向好,坚决守住了疫情不反弹底线,高质量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实现了“十三五”胜利收官。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紧盯抓项目、稳投资、育主体、促消费等关键环节,切实推动经济恢复性增长。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实行“五个一”项目包抓机制,全年实施固定资产项目13个,完成投资3.64亿元,超任务1.06亿元,投资增量位列各镇前列。成立稳投资工作专班,实行点对点重点突破,全面完成本草溪谷、长安河谷康旅文化产业园、2020年基础设施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秸秆加工与综合利用等5个县级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市场主体逐渐复苏。全面落实县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进复工复产和稳就业九条措施》,全力支持社区工厂、峻鹏建材、久泰农旅等重点企业复产达效。持续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激发市场活力。2020年新增市场主体180户,超任务100户,新增“五上”企业2户,新培育规上服务业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3.44亿元。消费扶贫活力显现。全面落实消费扶贫“7321”工作措施,深入开展扶贫农产品“七进”活动,完成3批次9个消费扶贫农产品认证,设置消费扶贫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3处,累计实现扶贫农产品销售收入600余万元,带旺了扶贫农产品消费市场。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靶向施策,决战决胜三大攻坚战,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等核心指标,推进“八个一批”工程,全年争取并兑现各类扶贫资金1200余万元,全镇74户121名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成功“清零”,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易致贫户风险基本消除,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和成效考核,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战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六大机制”,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烟花爆竹禁燃、秸秆禁烧、扬尘、散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完成2处镇级水源地保护区划定,水源地稳定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口绿化3处,建成中心村污水处理站、萝蔷湾垃圾收集站,改造污水管网2处,治理排污口12处,实施农村厕所改造320户。加强秦岭生态保护,查处乱采乱挖12起,各级督查反馈问题全部整改销号。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防控能力,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基本民生得到有力保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措施,全年实现县外转移就业1830人,县内转移就业1023人,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44人,技能培训177人次。建成社区工厂1个,创建镇级标准化创业中心1个。强化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全年农村低保对象200户417人,特困供养对象168人,实施临时救助58户149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5.56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297人,发放9名困境儿童生活费8.5万元,民生网底更加牢靠。优化公共服务。全面落实教育“三五三”发展战略,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七长”责任制,154名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正常就读,资助贫困学生189人,发放助学贷款16人。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大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的目标,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持续抓好市场监管,全镇食品安全事故“零”发生。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持续深化“三共六制”社会治理模式,全力巩固平安两河建设成果。全面夯实平安建设主体责任。坚持每月召开综治平安建设会议,构建书记镇长主责、党委副书记主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站办所及驻镇单位齐心协力抓落实的格局。建成投用7个移民安置点综治警务中心,13个镇村两级综治中心,选优配齐网格员73名,网格长12名,配发综治APP终端78台,安装公共区域视频监控198个。全力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群防群治,调整充实“红袖章”平安志愿者队伍184人,治安中心户长60人,全年排查矛盾纠纷95件,化解95件,化解率为100%。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及咨询80余起,受理信访系统57件,办结57件,办结率100%,加大重点人员管控力度,做好特殊人群服务,全年无“民转刑”案件。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聚焦“六清”行动,扎实开展十大领域专项整治,排查行业乱象8处,整治8处。持续深化“十个没有”平安示范系列创建活动,荣获市级“十个没有”平安家庭示范镇命名,高原、简场成功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各位代表,2020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为“十三五”收官画上了圆满句号。“十三五”期间,全镇上下按照“脱贫统揽、设施强基、产业兴镇、旅游引领、党建保障”的思路,矢志不渝抓发展,持之以恒打基础,全力以赴保稳定,“十三五”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镇域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过去五年,最突出的变化是发展思路愈加清晰,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积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千方百计稳投资、调结构、转方式,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全镇农业生产总值增长1.5倍,年均增长8.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8倍,年均增长25.23%;招商引资增长3.5倍,年均增长34.98%。持之以恒抓项目,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1个、实际投资12亿元,实施了中心旅游环线、移民搬迁安置点、集镇中心幼儿园、区域性敬老院等一批事关民生福祉的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了殷家坝林果生态园、火地沟飞地产业园、艾心中药材种植园等8个独具特色、带动效益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为两河长远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扎实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以本草溪谷为重点的休闲康养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过去五年,最可喜的变化是贫困面貌彻底改善,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我们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统筹推进“八个一批”脱贫工程,高质量完成了全镇751户1845人和6个贫困村的脱贫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2019年县对镇脱贫攻坚考核被评为“优秀”格次,2020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在安康市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巨大贡献,记二等功”。五年来,我们累计争取扶贫资金2.01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98个,水电路汛等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务实推行“村村有集体经济、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稳定就业”,12个村均注入了财政资金,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取得了收益,466户贫困户长线产业实现全覆盖,755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433户通过易地搬迁住进了新居,77户通过危房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同时教育、医疗、生态脱贫政策全面落实,防返贫监测常态化开展,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过去五年,最直观的变化是基础设施加速推进,镇村面貌焕然一新。我们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持续提升全镇基础设施水平。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短板,累计投入1亿元,其中:新建道路硬化工程75.32公里,新建便民桥26座,累计实施油返砂治理167.4公里 ,实施生命防护工程46公里;建成安全饮水项目50处,新增消毒设备16处,群众饮水更加健康卫生;实施村级活动室、卫生室改造提升工程7处,新建互助幸福院3个、爱心超市12个、敬老院1处。实施低压改造4个村20余公里,一户一表全部安装到位,保障了群众用电安全。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投入98万元,购置和建设了一批环卫设施,配齐了镇村两级保洁队伍;全力推进农村旧、危房拆除腾退和“厕所革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过去五年,最显著的变化是生态优势日益凸显,人居环境全面优化。我们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坚定不移走生态立镇之路,努力实现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强化规划管控,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扎实推进。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八清一改一绿化”工作纵深推进,垃圾污水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幅提升,村庄整体环境明显改善。严格管控农村秸秆焚烧、烟花爆竹燃放,大气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推进汉江水质保护,建立健全河长、沟长、段长工作机制,辖区水质达到上级标准要求。全面落实“三个四”环保工作机制,中省环保督察整改、秦岭生态环境专项整治和“大棚房”专项问题整改全面完成。

过去五年,最深刻的变化是社会治理不断加强,社会风气不断好转。我们始终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力抓好风险防控,深入推进平安两河建设。以书记民情“三本账”为抓手,全面落实“13N”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五年来,累计办理镇村书记民情“三本账”1216 件,妥善解决了群众合理诉求。不断推行信访法制化机制,全面规范信访秩序,深化“三调联动”,五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09件,办结信访案件208件,全镇无越级上访和群体访事件发生,信访解决能力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三共六制”社会治理模式,聚力“五防”重点,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治安乱点专项整治行动,全镇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坚持“育、治、带、导”四字方针,大力实施“六进六治六立”工程,通过思想引领、家风建设、移风易俗、文明创建、乡村善治“五大行动”,着力抓好新民风建设,通过各项工作开展,“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在全镇深耕厚植,和谐、文明的新风尚在全镇逐渐形成。

各位代表,实践出真知,经验更可贵。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以赴稳增长,多措并举促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须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创新项目推进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始终保持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镇人民;必须把团结协作作为原则要求,坚决维护党委的权威,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依靠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这些体会和经验,是我们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必须积极传承和发展。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过去的五年,是凝心聚力、拼搏实干的五年,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五年,是精彩纷呈、硕果累累的五年。我们深知,这一系列的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生动实践的结果,是镇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体代表及广大群众加强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更是全镇人民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劳作、默默无闻的全镇人民,向给予我们监督与支持的人大代表,向一直关心和支持两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知不足方能进取,在喜看五年发展变迁的同时,我们也应正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小而散,发展后劲明显不足,特别是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与全县旅游的热度不匹配;二是贫困群众刚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和防返贫监测任务依然较重;三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维护稳定的压力不断加大;四是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干部作风需进一步改进,少数干部缺乏责任担当和进取精神。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

“十四五”时期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今后五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两河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镇第十九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陕来安视察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县委“35553”战略部署,聚焦“特色康养小镇·共建‘五美’两河”发展定位,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脱贫成果得到全面巩固,乡村振兴开创全新局面,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安定有序,镇村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两河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聚焦乡村振兴,促进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稳健。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建设美丽生态、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丽形象、美好生活“五美乡村”为重点,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农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振兴示范体系创建、乡村善治和长效机制保障助力五大行动,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发展,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构建新型产业布局。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着力打造中医药旅游康养产业、蔬菜产业、蚕桑产业、特色林果产业四大产业体系,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做优做强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产业持续稳步促农增收。力争到“十四五”末,全镇中药材种植达到10000亩以上,年养蚕发种8000张以上,特色林果面积达到6000亩以上,订单蔬菜种植3000亩以上,烤烟种植2000亩以上,建成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1户,农特产品加工作坊10户以上,各类标准化产业合作社30户以上,示范化家庭农场60个以上,培育农村能人120人以上,以本草溪谷中药材种植园为核心的汶水河中药材产业带基本形成,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积极显现。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各村集体经济目标,实现12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扶持全覆盖,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一半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实现年收入50万元以上。在抓好“钱袋子”的同时,高度重视“米袋子”,把粮食安全底线放在农业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切实保障粮食生产供给,深入破解撂荒土地治理问题,以严格的执法保障耕地保护政策落实,确保全镇耕地保有量和粮食种植面积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村庄环境为目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实“八清一改一绿化”工作,主攻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四大重点,到“十四五”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村组主干道硬化率、安全饮水覆盖率四项指标均达到100%目标,各村20户以上的安置点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支持,推动村口及主要院落亮化工程实施,提升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条件。优化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成2个以上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养老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建成3个以上村级互助幸福院,1个留守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两河中心敬老院护理设施和服务功能更趋完善。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艾心、中心、童关、城镇社区四个村创建为数字乡村示范村。推动互联网向农村延伸,加强通信线路硬件建设,实现20户以上的群众集中居住院落及安置点全部通光纤网络,村委会及周边实现5G网络全覆盖,着力发挥数字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的普惠效应。以城镇社区为核心,推进中心、艾心、童关一体建设,着力提升两河集镇的综合配套和承载能力,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市民化的公共服务。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中省巩固脱贫攻坚新要求,树牢底线思维,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和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施策,确保消除风险隐患,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在脱贫成果巩固方面,健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健全巩固脱贫成果工作体系全面衔接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健全脱贫人口、“三类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员,落实好脱贫人口、“三类人员”的结对帮扶工作,继续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确保帮扶责任到户、政策落实到人;实施网格化管理,加强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收支变化等风险排查监管,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提高风险应急处置和应对能力,确保脱贫成果全面得到巩固提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内,评估考核取得“好”的等次。在易地搬迁后扶方面,全面构建精干高效的基层组织体系、稳定增收的产业就业体系、便民利民的权益保障体系、功能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安全有序的社会治理体系五大体系,全面推进各安置点与集镇一体化建设发展,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加强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理,到“十四五”末,搬迁群众产业就业帮扶覆盖率达100%,便利菜店、社区药店、充电桩等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就业、就医和社保、法律咨询服务等“一站式”服务覆盖率100%,实现易地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发展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搬迁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搬迁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归属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

聚焦项目建设,促进投产达效,推动高水平开发更具活力。始终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最直接的动力,把抓项目作为稳投资的直接抓手,以有效的项目投资拉动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着项目转”的鲜明导向,全力以赴抓策划、抓争取、抓前期。以高质量项目带动高质量发展,紧盯上级投资导向,紧盯市场主体需求,紧盯人民群众需要,围绕主导产业、生态环境、民生短板、重大设施等方面,策划并争取实施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利长远的重大项目。重点实施好新环态产业园、万达矿业技改、本草溪谷医药康养基地、长安河谷康旅文化产业园等事关两河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和两河集镇过境线及停车场建设项目、两河镇中心消防站建设项目、金盆至迎河村村级道路建设项目、S103石泉至西乡省道建设项目、各村垃圾收集站及集中安置点污水处理站建设项目等事关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个班子、一套措施、一本台账、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系统梳理重大项目开工、前期工作进度、突出问题破解、政策保障措施等任务清单,定期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有序有力进行。同时,加大向上争取力度,今后五年每年积极策划包装项目6个以上,其中产业项目2个,策划包装金额达到2亿元以上,争取落地率达到50%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政策机遇,积极融入全县大旅游发展格局,瞄准交通设施、文化旅游、生态环保、民生服务、产业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继续深化“镇主要领导领衔+工作专班跟进”模式,集中精力、集聚力量、集成政策,加大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力度,跟进推动在谈招商项目落地。积极鼓励和引导在外成功人士以项目回移、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等方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 “放管服”改革政策措施,实施项目手续领办,全程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坚持主要领导深入项目现场一线督导,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坚持定期收集问题,妥善解决在建项目过程中存在的劳资纠纷、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严厉查处无正当理由干扰、阻碍重点工程和项目建设的行为。

聚焦康养小镇,促进生态旅游,推动高品牌旅游更具魅力。坚持打造石泉西部中医药康养文化休闲度假片区目标不动摇,锚定“山水康养,养生天堂”卖点,抓好景区建设、宣传推介、服务提升三个重点,做大影响,做旺人气,打响两河生态旅游品牌。突出景区建设。按照“全域规划、全域发展,注重特色、打造精品,由点串线、整体提升,保护生态、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充分利用“西安后花园”的区位优势特点,以本草溪谷、长安河谷为核心,瞄准市场需求,做足山水田园文章,主打以“健康养老”为主题,辅以童关美丽乡村休闲游和子午银滩纵情游为主的休闲观光旅游,带动周边乡村振兴发展,打造成为西北最大的富氧富硒养老养生基地。加强宣传推介。精心策划“旅游+”活动,重点推介两河特色康养休闲。大力开发旅游新产品,着力创造旅游新热点。深入推进文旅融合“15551”工程,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传承保护地方风俗,指导编排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节目。积极融入周边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主流媒体、旅游机构合作,多角度对外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知道两河、向往两河、走进两河。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健全“体验升级”文旅产业要素,鼓励引导辖区靓嫂农家乐、童关交通驿站等乡村民宿提等升级,品质化发展,形成一批小而精、小而美的旅游小微企业,继续完善镇旅游服务中心配套建设,加强旅游专业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景区景点咨询、投诉等综合服务功能,逐步规范餐饮、住宿、娱乐、交通等旅游标准化建设,以标准规范化旅游服务,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旅游市场主体竞争力,实现游客接待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稳步增长。

聚焦共同富裕,促进民生改善,推动高品质生活更具成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实施惠民工程,全面落实惠民政策,不断增强两河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促进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政策,实现农村劳动力全部转移就业,着力做好农民工、失业人员、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零就业家庭等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和托底帮扶,“十四五”期间计划购买公益性岗位100个,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积极开展特色培训和对口培训,把用工需求与培训衔接起来,通过就业指导、技能培训、考核发证、推荐上岗等方式,全力促进各类人群创业就业。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乡村教育均衡发展、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发展整体水平比“十三五”期间有明显提高。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全面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推进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家庭医生重点人群签约率达100%。持续强化公共卫生监督,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预防、治疗和控制,确保健康服务跟踪落实。认真落实好三孩生育政策,切实搞好优质服务,提高人口出生质量。扎实做好社会保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和困难群体生活保障问题,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民参保。进一步落实残疾人生活保障、医疗临时救助、灾害临时救助等制度,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群众互助和志愿者活动制度化建设,切实增强群众抗病、抗灾风险能力。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深化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帮扶,加快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发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作用,确保服务工作有效开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全民学习、全民武装、全民信仰、全民实践,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不断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时代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向新高度。

聚焦发展安全,促进平安建设,推动高效率治理更加有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扎实做好疫情防控、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四个底线工作,推动社会治理迈向更高水平。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坚持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响应相结合,持续加强重要场所和人员管控,严格落实“四早”措施,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突出抓好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严防出现聚集性疫情。持续开展疫情防控常识宣传,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形成干群携手共同抗疫的浓厚氛围,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重要经济指标动态监测和分析研判,保障经济运行稳定。加强金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恶意逃债、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行为,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处置存量,坚决遏制增量,杜绝无预算项目,严禁违规新增政府债务。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重点领域安全攻坚行动,分级分类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认真抓好市场监督管理,筑牢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网底。加强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和救援队伍建设,统筹救援资源,强化实战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深入推进“321”基层治理模式,健全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规范运行“六位一体”村级治理平台,逐步构建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加强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和调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切实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社会治安联防联控和排查整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违法上访行为,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任重千钧、唯有担当,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进入“十四五”,任务更加繁重,挑战更加艰巨,我们将躬身入局,担当作为,不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持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政治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对党忠诚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折不扣把上级和镇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担当作为。坚持说实话、办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大力践行说了算、定了干,立说立行、说干就干,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干部管理“五精准”机制,探索实施“量晒励汰究”干部绩效管理机制和干部退回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正面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强化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持续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引导干部学法用法,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重大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提升依法民主科学决策水平。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时回应社会关注热点,不断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

强化廉洁自律。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盯紧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出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强化监管、规范用权,严防权力腐败,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诗和远方就在我们为之奋斗的这片热土,只要敢闯敢试敢为先,定能干出两河新明天!让我们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和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勇往直前,奋力谱写两河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建设“五美两河”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