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河镇:创新“四个四”机制 环境治理出实效

时间:2022-05-16 14:26作者:曹景源自:池河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繁杂的工程,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不断创新,明确思路,整合力量,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今年以来,池河镇创新推出“四个四”工作机制,即“四比、四学、四干、四提升”,使全镇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比,即站所比、户户比、村村比、镇镇比。为形成全镇上下齐抓共管促环境的良好氛围,池河镇不断强化“四比”工作。站所比,通过每周五举行站办所“集中清扫日”活动,再由督查办进行赋分评比,从而全面提升干部的环保参与度。户户比,各村(社区)结合新民风等活动,通过创新卫生环境评比机制,逐渐形成群众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如新兴村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力建村的环境卫生优秀户、明星村的人居环境示范户等评选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村村比,镇督查办定期对各村(社区)环境卫生进行督导检查,并通过会议、微信群、提醒函等形式对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做得好的会点赞学习,有问题的责令整改。镇镇比,结合全县“三看三比”观摩推进会活动,在“比发展、比变化、比进度”方面,池河镇加强与兄弟乡镇的交流学习,对优良做法加以借鉴,通过对比寻找差距,取长补短。

四学,即网上学、书本学、开会学、现场学。为全面提升环境整治成效,镇、村(社区)高度重视学习教育工作。网上学,池河镇通过手机“学习强国”、各村(社区)远教中心,以及电视等多媒体,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全国环境治理先进经验。书本学,镇、村(社区)通过杂志栏、党刊阅报栏、以及农家书屋等,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学习典型环保案例、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各类重要文件。开会学,镇村(社区)通过举办各类现场会、视频会、宣传讲座以及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等,加强对经验做法、法律法规、政策知识等的培训和宣传。现场学,各村(社区)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干部、党员、群众到人居环境示范点、示范户家中参观学习,如城镇社区、双红等村组织的“最美庭院”观摩活动。

四干。即干部带头干、党员比着干、公益岗配合干、群众自觉干。俗话说“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团”,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因此,最大限度地统一战线,带动群众参与成了关键。干部带头干,干部,干字当头,池河镇要求干部要嘴能说、事能干、苦能吃、人能管,不计得失,始终冲在战斗第一线。党员比着干,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关键时刻,不少党员“比担当、比奉献”,勇挑重担,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公益岗配合干,脱贫攻坚以来,各村(社区)都设有公益岗位,池河镇充分利用这支队伍,在职责分工和考核上合理加入了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群众自觉干,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和各种评选活动,全镇上下行动一致,不少群众自觉搞好自家环境卫生的同时,也积极投入到村上公共事业中来,成为一名人居环境整治志愿者。

四提升。即干部能力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人居环境提升、乡风文明提升。“比、学、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做到“四个提升”。干部能力提升,通过人居环境治理,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引导群众的能力。工作效率提升,通过比学赶超和各方积极参与,形成环境高效治理的运转机制,从而提升工作效率。人居环境提升,通过宣传教化、持续整治,使得人居环境持续向好,发生明显变化。乡风文明提升,通过环境治理,使群众养成爱护环境、讲究卫生的生活习惯,从而提升素质,实现乡风文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四比、四学、四干、四提升”四者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形成在“比中学、学中干、干中比、干中学”的良性循环,最大程度发挥全体上下“比整齐、比干净、比效能、比勤劳、比奉献”的浓厚氛围,才能最终将人居环境整治这个“一号”工程建好建成,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纸张上、形式上。

据了解,今年以来,池河镇已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学习100余场,召开会议50余次,举办典型宣讲会、观摩会、评比会30余场,动员站办所集中清扫6次,组织全镇大型整治活动20余次。13个村2个社区全部设有党报党刊阅读专栏,全镇135个公益岗位80%以上都参与了环境卫生工作,镇村(社区)200余名干部,300余名党员都投身入整治一线,全镇已打造示范点3个,评选出卫生示范户超过400户,成立环保志愿服务队16支,涉及群众近500人,发放宣传、培训资料5000余份,带动群众参与整治1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