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以来,城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新时代慈善幸福家园为宗旨,以互联网为驱动,以“乡愁”为纽带,突出众筹、互助特征,传播慈善文化,实施慈善工程,巩固脱贫成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高度重视,精心部署。该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民政所长、相关社区支部书记为成员的慈善幸福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重点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座谈,结合社区现有资源,商议确定杨柳社区、老城社区、长安社区、红岩社区、北街社区5个社区为2021年慈善幸福家园创建示范点,按照“一社区一方案”工作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对5个试点社区给予5000元创建经费予以保障,通过示范点的打造积累经验,力争在各村(社区)进行推广。
强化宣传,精准指导。镇慈善工作站积极联系对接县慈善协会和县民政局,联系业务干部深入社区广泛宣传建设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的意义,以及围绕创建慈善幸福家园“五个一”的目标,以“乡愁”为纽带,组织众筹募集建设资金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对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的认识,现场指导激活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公益宝”微信公众号,发起众筹项目,并在各社区宣传栏统一制作慈善文化宣传展板,传播慈善文化,营造慈善氛围。
注重沟通,统筹推进。在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过程中,镇党委及时与民政局进行沟通协调,筹措资金60余万元建设杨柳社区、老城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线上发起项目募集资金18万元,为杨柳社区新建了300平方米的“一老一少”关爱中心,不仅改善了社区现有办公条件,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红岩社区、长安社区属于大型易地搬迁社区,为了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生活,“一老一少”得到社会的关爱,城关镇党委、镇政府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项目支持,投资1600余万元,建起了高标准的集办公与慈善幸福家园于一体工作及活动阵地。
建设队伍,发挥作用。志愿服务是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救助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是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五个一”内容之一。该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广泛发动爱心人士参与,公益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组建了慈善幸福家园“网络志愿服务队+线下社会爱心人士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老年专业特长志愿服务队”等64个,志愿服务人员3500余人,共同参与慈善幸福家园和“一老一小”关爱活动。
据悉,该镇已建成的5个慈善幸福家园运行良好。慈善事业是献爱心、暖人心、惠民生、促和谐的崇高事业,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又一重要标志,该镇将在巩固提升以创建的慈善幸福家园的基础上,本着“成熟一个村(社区),发展一个慈善幸福家园”原则,力促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