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zjzfrfz/2024-0038 公开日期: 2024-03-25 09:02
来源 石泉县饶峰镇人民政府
内容概述 饶峰镇位于东经108º00´50"~108º28´50",北纬32º45´50"~33º20´20",地处石泉县西部,饶峰河上游。西与两河镇毗邻,东与城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子午镇搭界,北与宁陕县相邻。镇政府驻地饶峰镇饶峰街,距县城19公里。

石泉县饶峰镇镇情简介

一、地理位置

饶峰镇位于东经108º00´50"~108º28´50",北纬32º45´50"~33º20´20",地处石泉县西部,饶峰河上游。西与两河镇毗邻,东与城关镇接壤,南与西乡县子午镇搭界,北与宁陕县相邻。镇政府驻地饶峰镇饶峰街,距县城19公里。

二、建制沿革

1951年民主建镇时,饶峰为石泉县六区之一;1966年全县设1镇6区28个公社,饶峰区辖饶峰、永红(原菩窑)、两河、兴坪4个公社;1996年11月撤区并乡镇,将饶峰乡、菩窑乡和饶峰区公所合并为饶峰镇,此时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集镇社区。2002年按照小村并大村的要求,将光明村、董家坪村合并为光明村;将幸福村、明星村合并为幸福村;将齐心村、九泉村合并为齐心村;红星村、白火石村合并为红星村;三岔河村、菩心村合并为三岔河村,全镇辖光明、胜利、饶峰、新华、幸福、齐心、大坝、合心、庙坝、三合、五一、金星、红联、大湾、新场、黄家庄、三岔河、红星、蒲溪等19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2015年按镇村综合改革要求,将原新华村、幸福村合并为新华村,将原大坝村、合心村、庙坝村合并为牛羊河村,将原三合村、五一村合并为三合村,将原金星村、红星村合并为金星村,将原红联村、大湾村合并为大湾村,将原新场村、黄家庄村合并为新场村,至此,全镇共辖12个行政村,96个村民小组,1个集镇社区居委会。

三、人口面积  

2022年末辖区户籍人口总户数共3638户11039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2千米,总面积159.86平方千米。

四、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地处南北交汇地带,处于西安“半日经济圈”辐射区内。境内群山雄峙,峰恋叠嶂,溪流蜿蜒,景色秀丽,气候宜人;平均海拔800米,主要山脉,中部有饶峰岭,纵贯南北,岭上有饶峰关,海拔1150米,系子午道上重要关隘之一;黑家山、玉皇坡海拔在1200米以上。

气候。属北亚热带边缘湿润季风区气候。其特点是温和湿润,光热充足,雨量丰沛,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季温和;长年平均气温14.8 ℃;年平均降水量898.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70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月至10月,8月最多。

水文。境内主要河流有10余条,河流总长度110千米,径流总量500m³/小时。东有菩提河、中有杨家峡河、毛家河,均由北而南汇入饶峰河;西南部有发源于分水岭的牛羊河,自南向西北出境注入子午河;最大的饶峰河发源于新场、大湾,由西向东,贯穿境内光明、胜利、饶峰、新华、幸福5个自然村,经城关镇注入汉江;境内流长12千米,境内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

五、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实移民搬迁安置后扶基础设施完善项目投资27万元,完成电动车充电桩7处,拦河护栏73米,规划消防通道标识标线5000余米;农村电网提升改造项目投资63万元,分别在新场、齐心、光明、三合、金星等5个村,架设10千伏高压线2公里,改造低压线路12公里,增设变压器2台;人居环境综合提升项目投资67万,完成光明、胜利、饶峰、新华等4个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安装路灯140盏,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烤烟产业园区建设项目投资175万元,完成修建便民桥2座,烤烟炉27座,改造烤烟炉10座,硬化产业路600米,开挖荒地种植烤烟1500亩,并开挖烤烟产业路4公里,连通大湾至新场村。

安全住房:2016年起,我镇大力实施陕南避灾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截止2021年,共修建集中安置点13个,分散安置点11个。2016-2021年,饶峰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56户105人,其中修缮加固31户60人,原址新建25户45人。落实其他保障性住房163户434人,其中2016年落实其他保障性住房82户241人;2018年落实其他保障性住房56户142人(其中历史遗留问题16户39人,住房改善40户103人);2019年落实其他保障性住房25户50人。于2019年度对全镇农村常住人口3638户11039人开展了安全住房认定工作,农户安全住房均有保障。2020年再次对全镇9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开展“回头看”,均已达到安全住房标准。2023年实施危房改造17户37人;2020年实施危房改造1户1人

六、乡村振兴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精选65名工作队员,推行“日必办、周清单、月通报”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做实防返贫监测工作,总结探索“1013”(“十个一,一个三”)工作法,抓牢“监测”“帮扶”“退出”三个关键环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落实落细帮扶责任,2022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2户28人,监测对象风险消除12户36人。着力解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问题,实现有就业意愿对象全部就业。强化金融,发放小额信贷贷款220.8万元,195笔890.05万元存量贷款无逾期,无不良贷款。

七、经济发展  

全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34.71 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8 亿元,较上年度分别增长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5 亿元,同比增长7.6%;落地500 万元以上项目8 个,总投资3.6 亿元;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3.4亿元,全镇新增市场主体87家,2022年全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3 元,同比增长7.1%。大力发展“归雁经济”,积极引导乡贤能人返乡创业,成功招引陕西弘斯尚新材料有限公司、陕西蓝绿清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来饶投资并相继落地投产运营,市、县重点项目先后3次来饶巡查观摩。

八、产业发展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政治责任,全年落实玉米大豆套种1427.76亩,大豆扩种2429.3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两区七园”产业格局初见成效,全年发放蚕种5500张,养牛3400余头,养羊1.1万只,养猪2.1万头,家禽13.48万只,鱼产量550吨;新增订单蔬菜590亩、黄花菜600亩、魔芋500亩、食用菌110亩,发展中药材2100余亩,完成烤烟种植2000亩;培育家庭农场35个,专业合作社5个,能人大户150人。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实现收益10至20万元的示范村7个,30万元以上强村3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清零。

九、镇村环境 

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4111”示范工程,创新推行“三联三包”、周五大清扫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集中攻坚行动,投资150余万元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成改厕151户。建成县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个,镇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5个,10 户以上示范院落30个,示范户1000户。全县2022年第一季度“三比三看”考评工作中荣获流动红旗,全省“五美庭院”现场会在饶峰观摩,光明村成功创建陕西省“五美庭院”示范村。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厉打击乱排滥倒、乱挖滥建、开山毁林、焚烧秸秆等违法行为,累计开展巡查7000 余次。开展饶峰河道清理疏浚,持续监测饶峰河断面水质,全镇生态环境持续良好。

(十)社会建设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全年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4356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3人,社区工厂用工稳工26人,苏陕协作就业30人,公益性岗位及购买服务用工164人,无零就业家庭。积极扶持归雁实体,全年完成大众创业37人,返乡创业25人,培育“归雁”实体6人。强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落实临时救助563人44万元,资助困难学生572人次34.9万元,保障低保对象814人,五保对象252人,残疾补助对象539人。完善提升镇便民服务中心和13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完善便民代办机制,优化办事流程,全年接待咨询群众6998人次,办理和代办业务1200余件。投入40余万元新建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阅览室13 间,新配发各类图书、报刊、杂志10000余份。组织开展农民夜校221场次、道德讲堂42场次,文化演出活动30余场次,培树陕西省劳动模范1名,各类先进典型130余名。

聚焦“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迎盛会”主线,全面推行“321”治理模式,创新开展全员包全户工作机制,用情用心办好书记民情“三本账”“12345工单”。探索推行“院坝会”,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有效化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问题。全年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6件,受理办结信访案件8起,办结书记民情“三本账”13件,办结12345工单44件。创新“三个三”反诈机制,常态化开展“九率一度”宣传,印制发放各类宣传手册1.5万余份,辖区内无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平安建设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迅速果断处置局部疫情,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道路交通、防汛防滑、森林防火、村民自建房为重点,抓好“排查”和“整治”两个关键,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因素,全年无非访越级访、无重大安全事故、无刑事案件发生,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