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石泉县后柳镇人民政府关于后柳镇2022年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 ||
索引号 | zjzfhlz/2022-0004 | 公开目录: | 信息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石泉县后柳镇人民政府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文号 | 无 | 成文日期: | 2022年02月28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22-02-28 16:25 |
内容概述 |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产业振兴实施意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根据《石泉县2022年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石农工办发〔2022〕4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产业振兴实施意见,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发展,根据《石泉县2022年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石农工办发〔2022〕4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产业振兴实施意见,大力推进“五十百千万”工程,按照“一镇一业一龙头、一村一品一园区”发展思路,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的生产组织体系,持续抓好“桑、畜、烟、茶”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特色林果、魔芋、蔬菜、渔业”四大特色产业。将农业生产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二、重点任务
(一)全力稳定粮食生产
按照“稳面积保产能”的总体思路,聚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两藏”战略落到实处,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规划布局,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稳定全镇粮食生产面积2.35万亩。
(二)巩固发展主导产业
1、蚕桑产业。依托我县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养蚕”,大力实施兴桑富农战略,巩固我镇现有的桑园面积,积极鼓励引导镇内养蚕大户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现代蚕桑产业园,积极推广蚕桑机具、先进养蚕技术、桑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扩展蚕桑增收渠道。以长安、柏桥、汉阴沟、黑沟河村为重点,巩固提升密植桑园2000亩,打造长安现代蚕桑产业园,辐射带动中坝、汉阴沟、柏桥村蚕桑发展,持续提升长安村、黑沟河村小蚕共育点2个,促进我镇养蚕张数稳定在3250张。
2、畜牧产业。积极转方式调结构,按照“巩固、提高、安全、增效”的发展思路,遵循“生态、富硒、绿色、有机”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引导,加大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切实抓好畜禽防疫,按照畜牧产业适养区、限养区、禁养区规划布局,依据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适度规模的生态养殖。加快圈舍配套,提升林下养殖比重,以黑沟河村、金齐村、一心村、磨石村、牛石川村、汉阴沟村为重点,全镇全年实现生猪出栏7340头;肉牛存栏2640头;羊出栏4080只;家禽存栏6.4万只。
3、蔬菜产业。以前锋村、一心村为重点,打造蔬菜种植基地,全镇全年种植蔬菜7250亩。依托李进宝农民专业合作社、水电厂扶贫超市等经营主体,落实“订单蔬菜”400亩,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制定营销策略,保证销售渠道畅通。
4、魔芋产业。采取大田种植与林下种植相结合,依托柏盛等龙头企业,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作为纽带实行订单生产。以汉阴沟村、黑沟河村、磨石村作为重点,全年新增魔芋种植面积500亩。到2022年底基本形成1至2个魔芋种植基地,重点突出种芋繁育和商品芋种植全面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提升种植效益。
5、中药材种植。以长安村、牛石川村、金齐村为重点,以长安村白芨种植园区为示范引领,全镇新建五味子、山茱萸、黄精、白芨等中药材500亩。
(三)持续推进特色产业建设
1、烤烟产业。以金齐村、牛石川村、黑沟河村、柏桥村为重点,积极扶持农村能人、产业大户发展烤烟种植,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烟叶收购量突破75万斤,努力实现产值900万元以上。同时加大对石泉垚鑫生态农业中心、牛石川永苗烤烟种植合作社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配套,重点打造牛石川村、柏桥村县级农业示范园区。
2、茶叶发展。坚持“提质、扩面、强基、培优”发展思路,持续提升永红莲壶春绿茶品牌、六台山“鬼谷铭茶”品牌、陕西碧水晨毫富硒茶品牌,大力促进茶旅融合发展。以磨石村、一心村、永红村、金齐村、黄村坝村为重点,巩固全镇9000亩茶叶发展面积,新建茶园550亩,改造老旧茶园1000亩,全年实现茶叶加200万斤以上。
3、林果经济。以长兴村、黑沟河村、黄村坝村、一心村、磨石村为重点,新建果园1100亩,持续推进长兴村千亩李子园、黄村坝村千亩甜脆柿园、汉江北岸(一心村、磨石村)千亩观光果园建设,坚持扩面与提质相结合,加强日常管护力度,确保产业取得实效。
4、羊肚菌。围绕中坝村、柏桥村、永红村为重点,建设柏桥村羊肚菌种植产业示范点,实现羊肚菌集中连片种植面积突破100亩,总产值达到200万元。
5、其他特色产业。结合各村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巩固发展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引领、特色产业共进的产业发展良好格局。管护提升核桃园面积2000亩,巩固花椒发展面积400亩,同时兼顾做好特色渔业、林下养蜂等其他小众产业发展。
(四)培育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深入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纽带作用,建立“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切实保障群众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持续巩固中坝村集体经济示范村建设,同时新培育群英村、永红村2个集体经济强村,年净收益达20万元以上。
三、奖补政策
(一)烤烟奖补政策
1、对村民委员会的奖补政策。烤烟发展由各村具体负责动员,对完成当年种植任务且产值达到合同约定要求(村发展种植300亩、亩产值2500元以上)的,按照烤烟产值的1.5%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由各村进行支配,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参与烤烟发展的村组干部。
2、对农户的奖补政策。①土地流转补贴。对流转土地发展烤烟的个人和集体,根据流转协议,申报耕地保护补贴等扶持政策。对新流转20亩以上用于发展烤烟的农户,租赁他人土地种植烤烟每亩凭租赁协议书,通过镇烟办、财政审计所共同核实确定,每年奖补土地流转租金50元/亩;②对发展烤烟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的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和农户(以签订的烤烟合同为准)由政府协助建设烤烟炉;③自行购买发电机且用于烤烟烘烤等按照500元/台的标准补助;④育苗每亩按10元/亩的标准补助;⑤新开垦荒芜承包地的烤烟户按500元/亩的标准补助(注:第一年补助200元/亩,第三年至第五年每年补助100元/亩);⑥所有奖补资金待2022年烟叶出售结束,统一兑现到户。
(二)魔芋奖补政策
1、林下砍带:新增林下种植魔芋10亩及以上,疏林砍带、整地完毕并完成种植,通过验收的,奖励标准:80元/亩(2022年4月底前验收兑现)
2、魔芋出售:种植户魔芋产业管护到位,当年实际出售魔芋量达到1000斤及以上,奖励标准:300元/户(2022年11月底前验收兑现,以出售印证为准)
(三)其他奖补政策
蚕桑、畜牧、粮油等其他产业奖补政策以县级出台的相关奖补政策文件为准。脱贫户、监测户产业奖补以县级奖补政策为准,不重复享受镇级奖补。达到县级奖补标准的,不重复享受镇级奖补。除明确验收兑现时间节点外,其他奖补项目与县级产业奖补同步验收兑现。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书记胡威、镇长陈虎担任组长,分管副镇长贺强为责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镇财政所所长、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供电所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产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镇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站农综站,由贺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鲁龙同志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技术服务指导和日常工作开展。各村在产业发展中要加强领导,坚持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村“两委”班子要齐抓共管,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各村必须将产业发展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2022年底每村至少有一项发展面积不低于100亩的主导产业。
(二)加强宣传动员。各村要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村民代表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动员村民群众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因地制宜的发展产业;要将任务分项落实到组、到户、到地块,形成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各联村领导要积极协调解决村级产业发展中资金、资源等问题,加大项目包装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重视产业产前准备、产中服务和产后销售的指导,形成推进本镇产业建设的有效合力。
(三)严格督查考核。镇纪委办公室、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组成产业发展联合督查组,对各村产业落实情况实行每月督查通报;对因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任务差距较大的村和相关责任人随时进行警示提醒,情节严重的将启动问责。同时镇党委、镇政府将各村2022年产业发展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镇对村年度目标考核,考核结果与村干部目标奖励和绩效工资直接挂钩,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村与相关责任人一律不得评优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