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关镇东风村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农业产业为支撑,拓宽合作经济,打造“畜、桑、林果”循环利用产业,成为富民增收、振兴乡村有力支撑点。
城关镇东风村位于县城以南10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有耕地1960亩,273户742人,曾是石泉县五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短短5年,东风村兴产业、助增收,成为远近闻名的示范村、样板村。
东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其村集体经济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造血”功能。在集体经济合作“大框架”下,东风村党支部以流转分红的方式,将闲散土地整合集约化利用,由集体经济合作社统一布局产业发展,按照不同的地理属性、环境要素,在劳动力集中的一组土地发展蚕桑、在土地集中的四组发展辣椒种植、在地势平坦、阳光充足的五组发展百亩蔬菜种植,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同时在有条件户多点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养猪、养牛等产业,不断壮大农村小微经济、拓展产业增收途径。
“乡村振兴落脚点还是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抓好了、抓实了,不断夯实老百姓增收渠道,才能留得住人,才能振兴家乡,振兴乡村。”东风村党支部书记冯家斌说道。几年群策群力,东风村通过招商引资、能人大户兴业的方式,建成万只蛋鸡养鸡场1个、百亩桑园1个、百亩林果园1个、与五三村合建百亩辣椒园1个,新建家庭农场5个,基本改变以往农业产业“小而散、小而弱、小而不精”的产业发展局面。
与此同时,东风村聚力环境亲和力强的发展模式,探索打造循环经济,在壮大蛋鸡标准化养殖发展的同时,采用“蛋鸡+有机肥+林果”发展模式,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将养殖产生的肥料循环利用,发展林果种植、蚕桑经济,让农业产业更加环保、节约,显著提高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养蚕大户马孝奎介绍:“今年的桑园管护,我们用了大约20吨有机肥料,都是从蛋鸡养殖场运过来的。这个肥料含磷钾比较高,很适合桑叶的生长,每亩地至少节约400元的肥料成本。”
农业产业壮大不仅为村民带了土地租金和集体经济分红收益,更让外出务工的游子有了返乡发展的动力和愿景。近三年里,全村吸引了近20名外出返乡能人加入建设家乡的队伍。在东风现代农业园区蛋鸡场,返乡能人刘全正指导工人们忙碌着将刚生产出来的新鲜鸡蛋打包加工装车,运往城市里各个超市。他说:“在外打工多年做过很多行业,一直找不到归属感、认同感,近几年家乡发展得很快,我考察了很久,还是决定回乡发展。除开在蛋鸡场上班,家里还养了20几头牛,一年收入有十几万,不比打工低,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孩子。”
随着东风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合作社经济集群效应越来越明显。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下,东风村现已建成东风蛋鸡养殖基地2000平方米,有机肥场500平方米,发展林果350亩,兴桑建园384亩,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净收益达50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超过1000元,初步形成了“集体经济+园区+家庭农场”的特色产业带,基本实现家家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产业发展目标,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注入了磅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