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石泉要闻> 部门动态>正文详情

县林业局:创新野猪防控“110” 有效遏制野猪泛滥

时间:2021-12-24 09:49作者:陈 娟源自:县林业局

石泉是一座陕南山区小县城,汉江穿流而过,呈两山夹一川之势,森林覆盖率达75.8%。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了“秦巴水乡,石泉十美”的旅游胜地,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殖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近年来,由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的野猪肆虐,损害庄稼和伤人事件频频发生,成为了广大群众最伤脑筋的心头事。为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县林业局通过政企合作、上下联动,创新开通野猪防控“110”,有效遏制了县域野猪泛滥成灾现象。

县林业局通过与都得利农牧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一支名为“顺意护农狩猎队”的专业野猪捕猎队伍,并制定奖补办法,对捕杀野猪的难易程度进行300-3000元不等的奖补,以激励狩猎队的积极性。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作用,建立以县野生动物保护站、各镇村、农综站和狩猎队员为主的野猪防控“110”工作群,通过上下协作,确保消息畅通。

为保障猎捕的成功率,狩猎队管理要求实施“军事化”,以“三有”严格要求。一是有精干的人员,从退伍军人中挑选一批身体素质好、军事素质高,且敢打敢拼、有勇有谋的人员组建近20人的队伍;二是有精良的装备,针对山区特殊地形,采购车辆、卫星定位仪、猎刀猎叉、盾牌等必要装备,并引进一批比特、杜高、马里努阿、罗威纳等专门用于狩猎的犬种;三是有精湛的技术,对野猪习性、出没规律、躲藏地点、路过痕迹等常识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将猎犬分为搜寻犬、围猎犬、战斗扑杀犬三大类,重点训练听力嗅觉、围捕耐力、捕杀技巧等,同时加强队员与队员之间、队员与猎犬之间的配合训练,讲技巧、明分工、重协作,降低猎犬受伤死亡率,提高捕猎的成功率。

狩猎队在每一次的猎捕行动中不断加强磨合,并总结出“六步猎捕法”,第一步是出警快速,村民发现野猪第一时间联系县野生动物管护站或狩猎队,告知具体位置,接到警讯后分片小组会立即赶赴现场,通过痕迹线索判断野猪的数量和大小,制定初步围猎方案;第二步是搜寻精准,根据事发地周围山形地势确定围猎大致区域,由搜寻犬打前阵,向四周搜寻,确定猎物的位置;第三步是围猎配合,按照搜寻犬的引导定位,由奔跑速度更快的围猎犬与狩猎队员出动开展围猎;第四步是设伏隐蔽,队员带领扑杀犬在野猪逃跑路线上隐蔽埋伏,静静等待野猪进入猎杀范围;第五步是猎杀猛狠,待野猪进入猎杀范围立即派上咬合力和凶猛程度更高的扑杀犬,对野猪进行撕咬和放倒,队员迅速持盾牌和猎叉猎刀捕杀;第六步是无害处理,将捕杀的野猪进行台账登记、拍照留存,随后科学深埋或焚烧,杜绝环境污染或流入市场销售。

为切实减轻群众损失,县林业局为全县农民群众购买野生动物致害救助保险,野猪损害农作物可获得50%以上的赔偿,人身伤害可获得1-5万元赔付,力争将野猪致害损失降至最低。

我县野猪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现累计接到群众反馈信息240余条,狩猎队出动175次,捕杀野猪103头,农作物受损赔付10.5万元,勘查定损工作还在有序开展中,群众满意度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