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村的党员同志真贴心,我一个老年人在家,以前换个电灯泡、交合疗等,都要麻烦村干部和邻居。现在好了,时不时就有网格员和党员来看我,为我宣传党的好政策,代缴合疗、提醒我用火用电安全等,真的是把我们当家人了。”这只是中池镇大力推行“321”基层治理模式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为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确保“321”基层治理模式走深走细走实,中池镇党委从“抓关键少数”入手,坚持党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党员优服务,不断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主动性、直接性和实效性,拉近了党群连心的共同纽带。
搭建体系,服务全覆盖。按照“居住相邻、便于服务、发挥作用”的原则,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下,通过支部优先推荐、党员讨论确定、党委审定备案的形式,推选了56名有公心、有威望、有能力、有精力的骨干党员作为党员中心户,并按照每名党员中心户联系5-15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5-15户群众的标准,建立以党员中心户为核心、以在家党员为延伸辐射的组织体系。全镇确定了56名党员中心户联系380名党员、再辐射联系10132名群众的“网格+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模式,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逐步实现力量下沉、服务前移。
明确职责,架起连心桥。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及职责
明确,动员广大党员按照“八必访”要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问题墙”“回音壁”等活动,积极主动入户走访,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员、中心工作示范户、社情民意收集员、美丽乡村守护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工作监督员,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强本领,真心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提升和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
用活资源,提高能动性。每月组织党员学习“学习强国”及“安康智慧党建”平台中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培树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同时,注重精神鼓励、政治激励和物质保障相结合,将党员联系群众的日常表现情况纳入积分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表现优秀的党员中心户和党员,在爱心超市予以积分,并实行四优先政策(即优先表彰、优先推荐为“两代一委”、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推选进入“两委”班子),对作用发挥不明显或服务意识不强的党员中心户予以调整,构建党员中心户“有进有出”的常态化运行机制,提高了党员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自主性与能动性。今年以来先后对85名在疫情防控、防汛防滑、安全维稳、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党员进行了表彰奖励。